音频版权归吴中区图书馆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昀 斋 杂 文

作为一种文化的篆刻——2005 年在东吴印社的演讲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作为一种文化的篆刻”,其实只是要表明我对篆刻的一种立场。什么是文化,实在不好讲,据说文化的定义有两百多种,我这里只能用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弁言》中说的概念:“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法篆刻的品格不取决于外在的丰富,事实上正是因为书法篆刻这种艺术形式本身的性格所限制。要说外在的丰富性,通俗点讲就是“好看”,那么书法篆刻远远不如绘画。绘画有生动的造型、丰富的色彩,并且绘画还能写自然之形,而书法篆刻则受到文字的拘束,书法篆刻不像西方绘画那样通过沙龙、画商、经纪人来流通。所以西方绘画很容易就画论画,而中国的篆刻只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自然流通,没有商业因素的影响,这种自然流通就会要求人的内在品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最根本的原因乃是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即西方文化比较趋向于智性,而中国文化则偏于伦理。这种习惯或方式的不同必然造成判断方式、方向的差异。西方的艺术是可以以对或错来判断的,如透视、色彩的准确与否;而中国的艺术则是以好与不好来品评的,如中国人画兰花、画竹,都要赋予它某种价值和意义,也就是看重它的品格。又把这种品格与人格联系起来,于是它又是人格的象征,是某种精神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名:《昀斋杂文》

著者:陆昱华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2月

索书号:J212.052/37

馆藏地点:四楼吴地人文馆

图文编辑:陈祎榕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做分享之用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苏州市吴中区图书馆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开放指南

咨询电话:0512-66052789

地址:

苏州市吴中区东苑路1号(宝带东路与东苑路交汇处公共文化中心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