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创新“1+X”全专融合模式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庭医生为服务对象看诊。

近日,随着汕大精神卫生中心、市第四人民医院与5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协作建立社区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健康管理服务“1+X”全专融合家庭医生团队,标志着全市社区精防服务“1+X”全专融合家庭医生团队工作实现全覆盖。这也是市卫健局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新一轮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工作任务,积极探索医防融合服务新格局取得的新成效。

建立完善“1+X”全专融合家庭医生团队工作机制是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推动汕头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建立互助互利的协作关系,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每年与各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期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免费的相关基本公卫服务项目的随访管理、健康教育等服务,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开展相关服务项目的业务培训。

围绕全人群全周期全方位健康服务目标,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六个拓展”“三个延伸”,去年11月, 市卫健局出台了《汕头市“1+X”全专融合家庭医生团队试点工作方案》,以社区精防工作为突破口正式启动试点工作。在去年组织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与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澄海区、南澳县等四区一县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协作建立社区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健康管理服务“1+X”全专融合家庭医生团队试点的基础上,今年4月,汕大精神卫生中心、市第四人民医院又与3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协作建立社区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健康管理服务“1+X”全专融合家庭医生团队;市结核病防治所与潮阳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协作建立社区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1+X”全专融合家庭医生团队。目前,全市共建立精防、结防两大类“1+X”全专融合家庭医生团队97个。社区精防服务“1+X”全专融合家庭医生团队试点工作实施后,基层社区精神专科诊疗服务能力得到提升,2023年全市社区在册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率约95%,完成省基本公卫年度80%的目标任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医生签约率约80%,较去年同比提升近3个百分点。

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基层,进一步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日前,市卫健局又制定印发了《汕头市卫生健康局关于进一步拓展汕头市“1+X”全专融合家庭医生团队工作的通知》,提出:今年,我市将继续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六个拓展”“三个延伸”,通过因势利导、双向选择,引导市第四人民医院、市结核病防治所等更多市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派出专科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将“X”服务领域拓宽至肺结核患者、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更多重点人群及中医药服务等更多项目。

市卫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创新“1+X”全专融合模式,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组成在全科医生基础上,增加来自二三级医院的精防和结核两类专科医生加入基层家庭医生团队,加强全科和专科医生的协作,为签约居民提供“一站式”全专联合服务,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六个拓展”“三个延伸”。其中,“六个拓展”指的是:由全科向专科拓展;由基层医疗机构向二三级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拓展;由公立医疗机构向民营医疗机构拓展;由团队签约向医生个人签约拓展;由固定1年签约周期向灵活签约周期拓展;由管理慢性病向慢性病和传染病共管拓展。“三个延伸”指的是:推进由个人签约向家庭签约延伸;推进向常态化社区网格服务模式延伸;推进服务向功能社区延伸。下来,市卫健局将继续把本项工作与落实“百千万工程”任务及市级医护人才下基层、基层特色科室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因势利导、双向选择,引导市级及以上有关医疗卫生单位将专科医生下沉协助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工作落到实处,指导各区、各基层机构不断完善机制、优化服务,实现家庭医生服务覆盖率和满意度再提高,并推动“1+X”全专融合家庭医生团队工作逐步覆盖到更多机构、更多服务领域,让签约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全专融合的优质服务。

记者 周敏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