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7度暖爸
2021年9月,我国出台了世界上最严格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政策。根据新规,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20点—21点,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的游戏服务。
也就是说,孩子们想玩游戏,一周只有3小时时间。部分游戏如果不进行注册,还会导致无法登录。
有的家长为此拍手称快,曾被家长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游戏,终于迎来了监管的大刀,也有的家长明确表示:这个防沉迷系统,有点过头了。
防沉迷究竟效果如何?根据相关报道,未成年游戏活跃账号下降76%。
Niko Partners发布《中国年轻玩家》报告指出,由于防沉迷新规的影响,中国未成年人玩家(6~17岁)的渗透率,由60%降为了40%,具体数量由新规前2020年峰值的1.22亿人,降低为新规后当前的8300万。
这些曾经的“网瘾少年”,真的会因为防沉迷管控,变成家长小心巴里的乖宝宝吗?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游戏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可以获得掌控感、满足感、成就感的渠道。游戏行为,除了缓解压力,根本上是对全能自恋和安全感的满足,是游戏者的精神食粮。
相较于阅读、学习和发展兴趣爱好获得的满足感来说,在游戏中获取的成本要更低。
防沉迷新规,虽然对未成年的网络游戏行为进行了限制,但家长并不是最后的胜利者。未成年人玩不了游戏后,开始从游戏向其他网络活动转移。
在相关报告中,玩不了游戏的未成年人,有7成刷起了短视频。根据人民日报的调查,有9成中学生都有刷短视频的习惯。
人民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我国未成年人数据保护蓝皮书(2023)》显示,手机是未成年上网的主要设备,玩游戏的未成年人占比62.3%。
看短视频的未成年人平均占比47.6%,其中小学生占比34%,初中生占比72.1%,高中生占比77%。
相信你一定还记得《孤勇者》成为全国儿歌,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听到孩子们的歌声;你应该也记得“一元一串的钵钵鸡”这个梗,不得不说,短视频作为推手,功不可没。
短视频,所有家长都刷过,为了高留存,内容怎么吸睛怎么来。造假、造谣、长腿小姐姐、恶趣味的搞笑……寒假作业丢巴黎的事儿,你应该也没忘了吧?
如果孩子看科普类的视频,能增长见识反而有益,但是成人在下班后都不愿学习,涉世未深的孩子又如何抵挡未知的好奇诱惑?
如果非让我二选一,我宁可孩子玩游戏,打游戏起码还动动脑子,琢磨游戏如何才能玩好,而刷短视频,真的是无脑操作。
Niko Partners发布《中国年轻玩家》报告中提到:防沉迷新规实行后,有71%的孩子每周游戏时间少于3小时,但仍然有29%的孩子每周游戏时间超过3小时。
原因是有82%的家长允许孩子使用自己的成人身份信息进行游戏。由此可以看出,有不少家长也是持有和我一样的观点。
暖爸曾经好奇短视频为何能那么吸引人,然后我下载某视频平台,看看大数据算法有多恐怖?
那一晚,我从晚饭后8点,刷到了凌晨3点。
从最初的所有类型视频,到只有动物相关的视频,再到最后只有猫狗的视频。大数据可能比我还了解我自己。
除此之外,部分小学生开始沉迷“集卡”行为。
前段时间提到的小学生集烟卡,我认为这都算不上什么,这和80后小时候拍画片没有区别。
周末,媳妇儿去上课,回来跟我说:“你知道现在小孩开始流行集卡,什么小马宝莉,奥特曼,一张卡便宜的几块,有的几十,贵的几百。我班儿里菲菲,一套卡片集,她说花了几千。”
防沉迷,或许是一场没有输家,皆大欢喜的Happy Ending!
孩子们只要有毅力,总能找到令自己满足的方式。无论怎么说,游戏终归是在未成年的世界里被打倒了。
但是,家长如果只是规范孩子的行为,而忽视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有再多的限制,也是治标不治本。
在知网,搜索“网络成瘾”这个关键词,单单是心理学领域,就有2285份可供阅览、下载的参考文献。
在对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中,自我效能感、负性生活事件、童年期虐待、不安全依恋、与父母冲突……多项研究指向了亲子关系。
家长忙于工作,无暇育儿或是育儿投入度低,是导致孩子情感匮乏的主要元凶之一。就像一个人总是饿着肚子,总会想办法寻找食物。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寻找新的情感链接。
《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城镇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96.7%,农村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97.3%。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夏柱智副教授课题组将目光聚焦于农村留守儿童。2021年以来,夏柱智课题组分赴河南、湖北、湖南、江西4省共10县(区)展开专题调研。
看短视频和玩游戏已成为留守儿童主要的上网娱乐方式,占比分别是69%、33.1%。与此同时,67.3%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出现了手机沉迷的趋势,其中21.3%的家长认为孩子“严重沉迷手机,事态已十分严重”。
用留守儿童的调查数据,更能说明孩子网络成瘾行为背后,对亲子关系的渴求。
简单粗暴的制止,只会让孩子产生更加激烈的反抗!
我认为,家长能提高对育儿活动的投入度,亲身亲历和孩子一起阅读、观看纪录片、玩亲子游戏,是降低甚至杜绝网络成瘾的良药。
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是“坏种”,游戏也不是耽误孩子的元凶。
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和第一任老师,有责任,有义务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向上发展的支点。
37度暖爸寄语:
别让孩子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沉睡,在该拼搏的年华选择了平庸,在该绽放的时期选择了黯淡,在该筑梦的岁月选择了安逸,在该成长的时光选择了停滞不前。
专注婚姻家庭与亲子关系,一个不温不火,温度刚刚好的爸爸,如果恰巧你也喜欢我的内容,关注我,每天懂点心理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