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探望被幽禁30年的孙立人将军,他提出三个要求,令人泪目

1987年11月,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前往一处公寓探望故人。而这个人便是驰骋疆场、旷世闻名的孙立人将军。

此时孙立人将军已不似当年意气风发,30年的囚禁生涯使他白发苍苍、形容枯槁。

蒋经国见到孙立人将军后,立刻握住了他枯瘦的手掌,泪水也恰到好处地落了下来:

“孙将军,抱歉,这个时候我才来看您。”

长达30年的囚禁生涯,早已磨光了老人的锐气。他面对这场极具历史意义的会面,颇为平静的说道:

“你来的正好,我现在只有三个愿望,请你务必要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威风八面的孙立人将军为何会沦落到这番地步?而他所说的三个愿望又是什么?

青年英才,状元及第

1900年12月8日,孙立人出生在安徽庐江。其父亲孙熙泽是知名政治家、教育家,曾任青岛警察学堂总监、山东全省高等审判厅厅长等重要职务,生母更是出身显赫。而在锦衣玉食下成长的孙立人,自小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在孙立人9岁的时候,便跟随父亲前去青岛。彼时的青岛被德国人管制,孙立人的父亲却依旧与德国人谈笑风生,并且推举儿子与德国人一起上学堂,学习德语。

对于孙父来说,和上流社会交际是维系家族荣辱的方式,同时他也将家族未来的兴衰任务,交给了孙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民不聊生的年代,贵族出身的孙立人依旧抱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对于底层人民的苦难,他并未有深刻的认知和觉醒。故而孙立人并没有参与革命性质的运动,只知道听取父亲的意见前去北京读学堂。

当时兵荒马乱,很快北京的大多学堂因为经费问题被迫关闭。这也让孙立人第一次走进了世俗生活。直到亲眼所见,他才意识到这个社会原有那么多的穷苦之人。

唏嘘感叹之时,他滞留在北京一年,期间他感受到了更多的民生艰难,而对于自己的未来,同样产生了迷茫。

直到有一次,他偶然听到清华学校招生的传闻。清华学校是晚清政府设置的留美预备学院,为的是培养人才前往欧美各国学习他们的工业经验。但想要上清华学校,光是高额的学费就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可一旦考上,那么未来势必会飞黄腾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摆脱无所事事的现状,孙立人思前想后,决定回到家乡安庆报考清华学校。

孙父听到后大力支持,学费一事对他们孙家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在他看来只要孙立人能考上,未来必定会与洋人有交集,到时候他们家族在洋人的扶持和保护下,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但此时的孙立人想到的却是在北平遇到的那些穷苦百姓,目之所及都是筚路蓝缕,他们的房屋常年得不到修葺,在冬天只能窝成一团取暖。

一场大雪就可以带走很多人的性命,孙立人虽然年龄不大,但已经隐隐有了恻隐之心,若是能考上清华大学,他想学的并不是父亲提议的金融,而是能够帮助国家、帮助人民的实业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孙立人在书房内废寝忘食、奋笔疾书。他从小由大家宋执中所教导,早已满腹诗文,幼时又学习了德语多国语言,清华学校的考试对他而言简直是易如反掌。

放榜那日,孙立人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名列榜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清华状元。此消息不胫而走,街坊四邻都为孙立人庆贺。

而孙立人却并没有太过开心,他冷静的选取土木专业,让家族成员大跌眼镜。孙立人的选择完全背离了父亲的期望,但他却不管不顾,孤身一人奔赴北京,苦读三年后,又顺利前往美国的普渡大学修习土木专业。

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目睹到完全工业化的城市是如此发达兴盛,遥想故土的落败,简直是天壤之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孙立人心境,就如同阴沉沉的天气般压抑窒息。尤其是在欧美国家受尽冷眼后的他,终于明白读再多书,家族再兴盛,都不如国家强盛。唯有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才能真正的挺直腰杆做人。

此时孙立人产生了一个念头,必须回国阻止战乱,当祖国和平的时候,才是国家兴盛的起点。

于是他放弃了争取学位的机会,并改变了专业,弃文从武,投入军校。他不顾家里人的反对,考上了素有“南方起点”的美国弗吉尼亚军校学习军事理论,孙立人的军旅生涯正式开启。

为了积累留学经验好学以致用,孙立人开始了他的旅学生涯。孙立人先后游历了英国、法国和德国,看到他们重机械武器,目睹到他们先进的军事管理经验,孙立人的内心愈发沉重,就像万年不化的积雪,让他寒意倍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与欧美各国实力如此悬殊,要如何才能让国家强大起来?又要如何兴盛军事?此时的孙立人决定不能再坐以待毙,他要付诸行动!于是在1928年,孙立人选择回国。

回国后的孙立人又有了哪些表现,他是否言出必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