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N首发激励计划#

1896年,中国还在满清时期,李鸿章到美国进行访问,而当他保持着中国的礼仪,见识到了美国的先进之后。

他无奈地说了一句话,而这一句话却也道尽了中国人的辛酸。

可对此,当时的所有国人,却都对此无可奈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楼大厦林立,一句话道尽国人辛酸

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后,李鸿章被无数人所唾弃,人们都认为他是一个卖国贼,建设舰队耗费那么多财富,最后却一败涂地。

很多人都对他辱骂,甚至想要让他去死。

但慈禧知道,李鸿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因为这一件事就让他以死谢罪,太过于可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如今的李鸿章也的确是不适合在国内继续待着了,她便下令让李鸿章去出访欧洲各个国家。

一方面是让他先在国外躲一躲。

另一方面,也是让他跟西方各个国家搞好外交关系,避免以后发生战争。

为此,李鸿章专门穿上了慈禧赏赐给自己的衣服,以及上朝时穿的朝靴,以及一条御赐皇马褂。

他的身上在当时的满清来说,已经是十分豪华的衣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他一米八的身高,足以使他气质变得更加不凡。

李鸿章本就是一个专门从事外交的官员,所以他的身上,独有的一种属于东方的大气。

李鸿章虽然说代表的是一个战败国,但在他的心中,中华民族依旧是足以自豪的。

毕竟这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传承的民族。

所以他也打扮得十分大气,将属于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彰显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当他来到西方列强的国家以后,他的所有自豪感,都被打击得一塌糊涂。

西方各国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每一个都是在满清无法见到的建筑。

这也让他感到恐慌,难道西方已经强大到了这样的程度,这让满清一个泱泱大国情何以堪。

李鸿章的最后一站是美国,来到美国以后,他立即就得到了无数美国高层人物的欢迎。

到处都是礼炮声,甚至当时的美国总统本来是在度假都为了见李鸿章,推掉了自己的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得到这么多人欢迎的李鸿章,本来是十分高兴感动的,毕竟自己可是一个战败国的使者。

以败者的身份出使,自己又何德何能得到这样的欢迎呢?

可是他在路过一栋高楼的时候,他心中所有的感动,都被一阵悲凉所替代。

这是一栋有着二十多层的高楼,一眼望过去,根本看不到顶。

而在当时的满清,根本看不到这样高大的楼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高楼之下,到处都是行走的汽车,这又与满清的大街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满清,连马车都是无比珍贵的交通工具了,这汽车又哪是他们能看到的?

对此李鸿章也发出了属于他自己的辛酸之感,“贵国的高楼令我感到震惊,我们国家是根本无法建设这样的高楼的。即使是建设得出,也没有办法建的这么牢固。”

而这一句话,虽然是李鸿章自己说的辛酸之感,但是却足以让当时所有的中国人,都为之感同身受。

因为这的确是当时的中国,无法建设的建筑。

而这也并不是单指中国在建设技术上的不足,更多的是清政府本身的无能为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幼传统根深蒂固,洋务运动开始质疑传统

1821年,李鸿章在安徽出生,因为家里都是当官的,所以家底十分殷实,因此李鸿章接受到的教育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在当时的满清,依旧是以传统文化为科举科目。

所以李鸿章自幼学习的也是这些,再加上科举后他进入到了翰林院,在那里几年的学习,更是让他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他也对那些新鲜事物,不再那么感兴趣,只愿意收着自己所学到的传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他却没有想到,现实往往不会让他那么顺利地继承传统,反而是让他不得不向着新鲜的事物去学习。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任何一个书生,都有一个拿枪上战场的梦想。

李鸿章也不例外,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后,李鸿章想要带领着一支军队去南京攻打太平天国。

当时的李鸿章是在曾国藩手下带兵打仗,因为情势危急,曾国藩让他去往上海一带进行救援。

而当他来到上海以后,却发现这一个已经给洋人通商的港口城市,已经有了一些新鲜的武器,那就是洋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洋枪虽然威力并不如中国的传统火炮大,可却比中国的传统火枪威力大得多,而且更为便捷。

于是为了能够对抗太平天国,他便雇佣了一支全部武装了洋枪的洋人士兵队伍。

靠着这一支队伍,李鸿章很轻松就打败了太平天国的李秀成。

但是战争虽然是赢了,李鸿章却有些闷闷不乐。

他开始思考,自己所坚守多年的中华传统,是不是错了。

要知道,上海其实在当时就是一座孤城,根本没有任何满清队伍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就是这样一座孤城,面对李秀成强大的队伍,没有被沦陷。

而这一切的功劳,都是洋人士兵队伍给的。

他们的洋枪队,有着远胜于传统士兵队伍的实力。

李鸿章在思考,以如今满清的实力,是否能够组建这样一支战斗力强大的军队。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依旧是保守传统,清政府这辈子都无法组建这样的军队。

所以李鸿章准备留在上海,向这些洋人取取经,探讨一下要如何建设这样强大的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李鸿章开始学习英文,学习用英文与这些洋人说话。

因为中西的沟通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尤其是为官的李鸿章说话总是隐隐约约十分含蓄,所以这让他最开始在与大方直接的西方洋人之间交谈十分困难。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夜以继日的学习下,他不仅学会了如何与洋人交谈,还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外交官。

而他也从洋人中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如果满清想要,建设一支强大的队伍,必须要进行工业化的改革。

而由李鸿章的带领下进行的改革,那便是洋务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洋务运动与西方改革对比,清政府的腐败造成改革失败的必然

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就是靠着率先进入到工业革命,让英国成为了当时世界顶尖的国家,英国更是靠着自己的实力,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殖民者大国,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

而李鸿章得知这件事以后,便开始和其他几个大国,在60年代一起开展的工业化改革。

这其中在满清的,便是洋务运动。

可让李鸿章没有想到的是,其他国家都很成功完成了工业化,唯有他们却因为一场甲午中日战争,将所有的一切都付之一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清政府强大起来的梦想,也彻底幻灭。

李鸿章更是因为这一次的失败,遭到无数人唾弃,最后被慈禧派遣到了洋人的国家当中,与他们进行外交。

同时也是为了能够让这些洋人国家,对中国的心思,能够小一点。

可当李鸿章看到高楼大厦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自己所坚守的传统,是彻底的错误,而自己寻求改革,进行的洋务运动之所以会失败,却又是因为自己所坚守的传统,而彻底失败。

所以他便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感叹,满清无法建设这样的高楼大厦,即使是建设了,也不会稳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经历了洋务运动的满清,国力已经有所恢复,想要建设几层楼的建筑其实并不算困难。

可无奈的是没有技术的支持,这并不是因为中国的工匠技术不够,而是一些顽固派,不愿意引进这些新的技术。

当时的满清,因为一些顽固派的阻挠,别说是这样二三十层的高楼大厦了,就连西方洋楼的建造技术,都没有引进。

而这才是李鸿章感叹自己国家无法建设这样的高楼大厦的根本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更让李鸿章感到无奈的是,在当时美国并不算是一个多么强大的国家,比起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等国,还有些不如。

可就是这样一个不算太强的资本主义国家,都能够有着这样高大的楼房,那也就意味着,其他西方列强也必定有这样的高楼大厦,甚至可能更高。这也让李鸿章的挫败感更甚。

自己所坚守一辈子的传统之道,似乎已经彻彻底底地错误了。

而紧接着让他看到的,又是更加让他感到震惊。

要知道,在当时的满清,穷人家的孩子,是没有资格上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有钱的人,才舍得让自己家孩子去上学,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只能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

一辈子都只能是穷酸的命。

而且当时的教育,也不允许女性接受教育。

当时的女性,生来就是要嫁人的,当时的传统,更是有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

可是李鸿章却听闻,在美国,不论是男女老少,都有学习的可能性。

并且人们也不会对任何一个人学习而有所鄙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说,有钱人的确是能够进入到更好的学校进行学习,可穷人家的孩子,也可以从小学开始一步一步上升到更好的学校当中。

而且老师也不会因为他们贫穷,就不教他们知识。

这让李鸿章感到十分不可思议,哪有不论男女老少,都能进行学习的?

教育资源难道不会匮乏吗?

但当他走进一间学校以后,他才发现,原来美国人说的都是真的。

一间教室里面,不仅仅是有着同年龄段的男孩女孩,还有衣着十分华贵以及衣着十分俭朴的穷人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他们却接受着同样的教育。

这让李鸿章再一次对中华传统提出质疑,美国实力比满清强大,而他们的教育又是如此,是不是代表自己国家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

李鸿章其实心里十分清楚,清政府已经将老祖先留下来的全部遗弃,现在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曾经不如自己的国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朝廷的掌权者们,却又不愿意改革,他们只愿意守着自己所拥有的,不愿意进步也不愿意创新,国家的未来,在他们眼中,远没有自己享乐重要。

最后在他们的带领下,清政府迟早要完蛋。

可惜自己作为清朝臣子,却对这样的情况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