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五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君主,在他在位期间统治着广阔疆域。可以说任何一位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都没有他的统治疆域广大。

查理五世统治的帝国包括现在的古巴、秘鲁,墨西哥,智利和哥伦比亚,还有西班牙,以及他的海外殖民地。

神圣罗马帝国在查理五世时期的疆域还包括现在的奥地利、荷兰还有比利时。那时那个地区还叫做尼德兰。

这还不包括因为联姻关系和神圣罗马帝国产生关系的各个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你就很好理解为什么查理五世在统一德意志的事情上遇到很多问题,因为他的领土实在是太广大。

他是一位皇帝,不是神。没有三头六臂。要管理这么大的领土,基本上已经耗尽他所有的精力。如果再进行统一的一致的活动不是不行,只是他真的会很累。

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查理五世其实是想要统一德意志王国的。但是只有他一个人想。其他人一点都不想。

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域已经过于广阔,以至于引起所有国家的忌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其他国家立即放下手中的所有事务,准备对查理五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查理五世战争当中,最积极的有两个国家。一是德国的宿敌法国,二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至于他的围剿的查理五世的原因也很简单:查理五世让他们感到威胁。

1520年,法国成为这场战争的急先锋,开始和查理五世进行战争。从那以后,欧洲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查理五世开始应付这些敌人。其实他在其中大部分时候处于落后的状态。就让查理五世感到非常愤怒。

查理五世唯一一次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就是在1525年俘虏当时的法国皇帝。其他时候,他基本上都在被动防御的状态

为了完成统一。查理五世本来应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样才能够统一进程当中占据上风。可惜查理五世最终没有这么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一开始确实支持新教,后来他又改变自己的立场,宣称马丁·路德为背叛者。

这样马丁·路德感到非常愤怒,他们觉得自己受到欺骗。后来马丁·路德倒向诸侯一边,因为诸侯愿意为马丁·路德提供庇护。

由于查理五世在宗教改革的政策不仅让马丁·路德感到不满,底层农民也对此感到非常不满,他们开始向往自由。

底层农民起义,整个领土更加混乱。他好不容易从外敌当中挣脱出来。又要开始面对内乱,最终农民起义被评定,可是查理五世已经是筋疲力尽。

经历这么多事情之后,查理五世实际上已经到了他的暮年。在暮年的查理五世更加没有精力经营如此强大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理五世在宗教改革生的态度把马丁·路德推向了大诸侯。底层人民也对查理五世的新政策感到非常不感冒。这样一来德意志的阶层大部分都对查理五世很有意见。

再加上成圣罗马帝国的疆域,实在是令人咋舌,从来都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如此庞大。查理五世若是年富力强还能够应付一下国内外的诸多敌人,可是他渐渐老了。

这种情况下统一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查理五世自己也明白,所以他把自己的大本营放在西班牙。等于说到最后查理五世自己都放弃了自己最初的理想。也就是统一神圣罗马帝国的理想

疆域太过广大并不是什么好事,所谓树大招风,如果你的疆域广大。到最后可能守不住。那时候在古代都是骑兵或者是步兵。对长距离作战更加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无论怎样强大的国家,如果疆域过于广大,要么选好自己的代理,要么就干脆放弃一部分土地。这样有助于帝国的稳定。

查理五世显然明白这一点,但是他并不甘心,他希望自己可以破解魔咒。可惜他手下没有良将如云也没有精兵百万。实在是没有办法应对如此多的敌人。

查理五世的外部有一批强大的敌人。这些人也有很多纷争,为了共同的利益,他们还是走到一起。

当敌人消失之时,那些曾经被放下的纠纷又会重新被提起。所以对于查理五世来说,他给了敌人一个联合在一起的理由,他的理想太过分了。动了太多人的蛋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查理五世本身是一个虔诚天主教徒,虽然他知道只是宗教改革对于同一是有利。但是他不愿意背弃自己的信仰。

树敌太多的人注定这走不长,除非这个人天赋异禀。楼下还要有一堆支持者才有一点可能。

查理五世两样都没有。他一生都在应付外地应付那些人。虽然他曾经有过远大的理想,可到最后连他自己都明白,这种理想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他死后把神圣罗马帝国广大的疆土分成几部分。

这样后来的继任者就没有这样大的压力。其实神圣罗马帝国本身也不好统一毕竟皇帝都不是世袭制。还没有强大的武力,哪个诸侯愿意轻易受制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理五世登基时候。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庞大的统一的信奉天主教的国家,这也解释了他为什么会在宗教改革的时候选择那样的立场。

当时教皇也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所以查理五世会和教皇联合起来打压马丁·路德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这本来就是他的信仰。

他在一开始会选择支持马丁·路德,是因为他知道很多人都站在马丁·路德背后支持马丁·路德就相当于支持这些人而有了这些人的支持他的目标就会更容易实现。

太过广大的帝国之后势必会面临分裂。人类在地球上生存这么久,却一直都没有实现全世界一个国家的愿望。人和动物一样,是充满纷争的种族。如果不经历风雨,可能回来整个部落的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理五世时期的神圣罗马帝国就是如此。他统治的地区在欧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些人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经济,不同的宗教,不同的语言,把这些人长期绑在一起,其实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查理五世和其他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应该操心的是诸侯。如果能把权力拿到自己手里,会更实际一点。

如果查理五世能够击败外部的那么多敌人,那么可能他确实有获得胜利的能力,可惜到后来他没能在战场中获得胜利。

毕竟如果天天处在一种按了葫芦起了瓢的状态。那么可能整个人都会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到最后可能会导致自己性命不永。

查理五世带着遗憾离开世界,将自己的政治遗产传给了两个人。这也是一件让查理五世无可奈何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封制度本来就是如此。诸侯王掌握太多权力,就会和帝王叫板。如果权力再大一点,就会不把帝王放在眼里。

要统一一个有如此多封国的国家,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要么具有超绝的军事实力,压下一切反对力量。要么就拉拢一部分力量。

查理五世因为不愿意妥协,又没能取得胜利,到最后就只能疲于奔命。看上去做了很多,实际上什么也没做。

查理五世的理想,最终还是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