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5年,宋太祖赵匡胤向南唐大举发兵,一路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南唐便败北投降。

作为南唐之主,李煜被俘,彻底的失去了帝王应有的自由,并被押解北上,幽禁于汴京两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惯了一统江山、锦衣玉食的帝王日子,此时却沦为了阶下囚,呆在如鸟笼一般的北宋,这让李煜感到了极大的痛苦。

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李煜除了以诗词抒发自己无法排解的心情外,他又能有什么样的办法呢?

纵观李煜一生的所有诗词,许多经典的诗词都在这个时期写成,其中更是包含了本文即将与大家分享与交流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其词如下: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五代•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深度赏析:

在本词的上阕中,第一二句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开篇便展露出了一幅凄美的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画面极其简洁而深刻,表达了沦落的一代君王对春天逝去、花朵凋零的无奈与哀愁。

在这句词中,李煜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将自然界的花开花落与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相联系,从而传达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林花”代表着春天的繁华和美丽,而“谢了春红”则暗示了这种美丽是短暂和易逝的。

这种对比不仅让词人对春天的流逝感到惋惜,同时也引发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反观我们芸芸众生,谁人的生命不像这春天的花朵一样,短暂而美丽,最终走向凋零?

而“太匆匆”三个字,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之快和人生的短暂。

这种匆匆的感觉,让人不禁想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成语。同时也让人不禁想到要珍惜时光,把握当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的“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承接上句,进一步描绘了花朵凋零的无奈与哀伤。

这朝来的寒雨与晚来的风,都是自然界中不可抗拒的力量,它们无情地摧残着晚春时节那娇嫩的花朵。

那娇嫩的花朵,除了默默地承受寒雨与晚风的摧残外,哪里还能有半点的反抗?只得发出无奈与忧愁的哀叹声。

这种无奈和哀伤,如果映射到李煜的身上。那么“朝来的寒雨和晚来的风”,便是摧毁了南唐的北宋王朝;而词中娇嫩的花朵则是备受摧残的薄命君王李煜。

李煜这样娇嫩的花朵,在北宋王朝的无情摧残下,不得不过早的凋零。只能像风雨摧残下的花朵,发出无奈与忧愁的哀叹声。

因此,在词的上阕中,词人用了深刻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成功地以春花的凋零与败落暗喻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人生的无奈和哀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珍惜当下、把握人生的思考。

到了词的下阕,“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几句以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其中的“胭脂”一词代指古代女子涂抹面颊的化妆品,常用以形容红颜美色;而“”则词人是情感的流露,是悲伤的象征。

胭脂与泪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情感冲击,让人仿佛看到了那女子在悲伤中流下了美丽而凄凉的泪水的情形。

因此,“胭脂泪”三个字不仅是对女子美貌的赞美,更是词人对其内心痛苦的一种深刻描绘。

相留醉”,相留,意味着彼此间的依依不舍;“”,则既是自身情感的沉醉,也是对现实的逃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的“”,既可以是身体上的沉醉于酒中,也可以是心灵上的沉醉于爱情或者回忆之中。

这种沉醉,带有词人的无尽悲伤与无奈,因为现实的无情,使得这种沉醉变得短暂而珍贵。

几时重”,何时能够再次相见?何时能够再次体验那种沉醉的情感?这句话充满了词人对未来的渴望与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李煜对命运无常的无奈。

而这种对未来的渴望与对命运的无奈,是李煜词中常见的情感基调,也是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验。

最后一句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充满了遗憾和悔恨,就像那东流的水一样,永不停歇。

这一句诗中的“水长东”三个字,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诠释。

它告诉我们,人生中的遗憾和悔恨如同流水一般,无法挽回,只能默默接受并继续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这一句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悲伤而美丽的氛围。它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这种反思,使得这句诗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成为了人们思考和讨论人生、情感、命运等话题的重要载体。

而整体上来说,词的上阕着重描写暮春的残景,林花绽放,到迅速凋谢,匆匆忙忙,让人感叹。

感叹春花再美,又怎么能经得起那不可抗拒的凄风寒雨的反复摧残?

春花的凋零,如美人的夭逝,极为令人心碎。而这里春花的凋零,则喻指李煜南唐的灭亡,表露了词人对眼下的阶下囚生活的无奈和愤慨。

词的下阕,词人主要是借景抒情,表达了南唐灭亡后,身不由己的无奈,以及对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体来看,李煜的这首词写于他身为阶下囚的艰难时期,其中的一字一句,都流露出了李煜因囚禁生活而承受了巨大的痛苦。

词的上片中的惜花情感,下片对人生苦闷的揭示,都展现了李煜人生失意的无尽哀愁。

具体到本词之中,李煜此词每一个词句之美都令人惊艳,细品其中的味道,更是令人觉得心酸。

因此,品读李煜此词,很容易看到了李煜的人生经历与内心挣扎在这首词中的深刻体现,让人深感其人生之悲。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妥之处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