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张冬妮从东北来到西安,她是去出差的,但听说47军的驻地在西安,特地前去打听父亲张国福的事迹。

她的父亲张国福年迈已高,不过却对那段岁月的只字不提,还改了名字,深埋功与名。

47军的官军接待了张冬妮后,翻找了一遍,却找不到张国福的名字,倒是有“张国富”这三个字。

等张冬妮看到相片后,十分惊讶,因为张国富就是她的父亲,而她也想不到,父亲隐姓埋名40年,竟然是大英雄,全军的特级战斗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年后,张国福病重,他的几个儿女凑了医药费,甚至还将老家那间12平的房子卖掉了,仍然凑不够那天价的医药费。

这时,张冬妮提出建议:“父亲对自己的赫赫战功只字不提,眼下这个关节,不如我们找父亲的老上级帮帮忙?”

提议通过,儿女们打了电话,第二天,有几辆汽车来到了张家,接走了张国福,带到了北京的解放军医院治疗。

此时的张国福已经是肺癌晚期,但他的记忆深处,仍然记得与战友并肩作战的时刻,呢喃间,他的声音令人动容:

“师长,阵地守住了。”

“全连的兄弟都牺牲了!”

张国福为何要隐姓埋名?他又立下如何赫赫战功?退役后,他的生活是咋样的?

一、放牛娃成战斗英雄

张国福出生在1931年,张父在这个孩子身上寄托了厚望,取名为“国富”,希望国家富强之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的家在吉林榆树县新立镇,贫穷的家境,使张国福早早辍学,成为了一个放牛娃

在那个年代,能吃饱穿暖,算是最大的梦想,等张国福的身子骨有了力气,他到了任家的一户富户当长工。

长工的生活虽然苦,但能吃饱饭,张国福起早贪黑地干活,挑水,上田,研磨...

这般的生活,张国福的人生中却有了一道光,任家小女儿莲子与他的年纪相仿,同龄人,有说不完的话。

而且,莲子经常送给张国福一些好吃的,有一回,她得了几块糖果,想到张国福可能没吃过,特地送了两颗给他。

糖,在那个时期是非常稀罕的东西,张国福不要,不想糟蹋东西,可在莲子的“威逼利诱”之下,张国福才吃了一个。

糖意涌上舌尖,像一道暖流直往心间,但张国福知道,他们两人身份天差地别,任家父母不可能会同意这门亲事。

那时,张国福家里还发生了一件事,便是旧警恶霸看上了他的姐姐。

张姐不愿成为别人的玩物,趁着恶霸看得松了,偷偷跑掉了。

恶霸便那张父定罪,关了一年。

这一年间,张国福十分着急,上门说好话,找人送礼,就希望恶霸能把父亲放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恶霸的那张丑陋嘴脸,刻着“把你姐姐交出来”几个字。

张国福意识到,这些恶霸是地头蛇,祸害乡里,想要除掉他们,只有投身到一心一意为老百姓的队伍中。

1946年,张国福告别了莲子,临行前他说道:“你找个好人家嫁了吧。”

接着,张国福参军当兵,成为了解放军当中的一员。

以身许国,再难许卿。

1947年,张国福所在部队接到军令,攻打吉林北面的江密峰。

江密峰地势陡峭,是道天险,易守难攻。然而,拿下江密峰,就能窥探吉林,还能拿下吉林的小丰满水电站,意义重大。

张国福与战友们彻夜行军,在规定时间赶到了作战位置,随即发起攻击。

敌方坐镇的中将赵伯昭,拼命抵抗,炮火密集扫射,使得我军不得前进半步。

张国福亲眼看着战友们一个又一个倒下,营长、连长都牺牲了,军令如山,不能就此撤退。

在千钧一发之际,张国福犹如一只猛虎,只身冲向敌人的指挥所,战友们则在后面用炮弹支援。

神兵天降的张国福,闯进了敌人的指挥所,他端起钢枪,大喊道:“我军优待俘虏,缴枪不杀。”

就这么,张国福俘虏了敌方中将赵伯昭,帮助部队顺利拿下江密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斗结束后,张国福成为了特级战斗英雄,报纸上还宣传他的事迹:16岁放牛娃张国福活捉国民党中将赵伯昭。

二、一生的荣耀

张国福南征北战几年,他作战勇猛,是全军的一把尖刀,在危急处见奇效。

1950年,全军上下共选出了307位战斗英雄,其中有78名为特级战斗英雄。

同年,张国福出席了第一次战斗英雄大会,他在其中是年纪最小的,仅有19岁。

毛主席见到这群神勇,还特地问:“谁是张国富?”

毛主席鼓励张国福,写了十二个字送给他:好好学习,艰苦奋斗,再立新功。

张国福时刻牢记这十二个字,如同他所说的那般,为的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军中的岁月,他或许会想念家人,然而1951年,抗美援朝战役打响,张国福立即投身到新的战场中。

在朝鲜战场上,美军发动了“秋季攻势”,敌人骄傲自大,以为有飞机大炮,先进的武器,对我军如同秋风扫落叶。

但是他们忽略了,我军有着钢铁般的意志,是火烧不掉,子弹打不烂的。

张国福所在连队接到任务,坚守345.6高地。这场战斗打得十分惨烈,连长、副连长、指导员都牺牲了。

又一次,张国福眼睁睁看着亲密的战友倒在身旁,但还有战斗力的张国福,带着剩余的战友们,继续坚守着。

这场战斗打了七天八夜,没有让敌军越过高地一步,战斗到最后,张国福端起重机枪对着敌人扫射,直到完成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张国福还是负伤了,他被抬到了师部,第一句话便是:“师长,我们守住了阵地。”

张国福被送回长春治疗,他整整昏迷了三天三夜,醒了后被悉心照顾,但还是留下了旧伤。

后来,张国福到湖南衡阳军校深造,他的战斗事迹家喻户晓,有很多年轻漂亮的姑娘钟情于他。

张国福一一拒绝,他心中想到的第一个女孩子,还是年少时送他糖吃的莲子。

同时,张国福的内心十分煎熬,战友们都牺牲了,他却好好地活着。

他觉得自己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倒在了异国他乡的战友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张国福提交了退役的申请。老领导劝他留下来,按照他的战功,在军中会有非常不错的发展。

张国福去意已定,他回到了家乡,莲子也一直等着他,任家父母成全了这对互相坚守的恋人。

三、退伍不褪色

张国福退伍后,他在家中务农,守着妻儿过平淡的生活。不过在他的心中,一直怀念那段峥嵘岁月。

一天,他见到鹤岗矿务局在招消防员,曾是军人的他,觉得自己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立即报名。

而在填写报名表时,他故意改了名字,将“国富”改成“国福”。

他担心自己会被认出来,他想做的,是一个永远在冲锋路上的士兵。

应聘过程很顺利,张国福成为了一名消防员,三年后,他接到工作调动,去押运火药。

押运火药的工作十分辛苦,张国福不挑不选,接受安排。

莲子不忍丈夫那么辛苦,劝他辞去工作,再谋生计,张国福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来北往,严暑寒冬,张国福每次出任务时,在火药罐里一待就是十几天,从无怨言。

张国福干了几十年,直到退休,他从来不向子女们说及战斗往事,子女们也仅仅知道,他曾在47军服役过。

但小女儿对父亲的事迹十分好奇,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若非小女儿的“好奇心”,恐怕张国福会将自己的赫赫战功,带到下面去。

另一边,他的老上级穆建华、黎原也在寻找他,1998年,他们接到张冬妮的求救电话,立即马不停蹄接张国福到北京解放军医院治疗。

可惜的是,经过专家诊断,张国福经历了战火,又常年在火药厂工作,肺部吸进了大量烟尘,回天乏力,拿不出救治方案。

穆建华等人到医院看望他,在他的耳边轻轻地说:“你回到了娘家,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国福听后,只是说道:“希望我们的党和国家好。”

在场众人,闻者落泪。

他15岁投身的军伍中,心中仅有一个信念,希望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后来的他,单枪匹马,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为的仍然是心中的信念。

后来的他,没有享受英雄的掌声与鲜花,而是默默回到家乡,当起了一个老农。

后来的他,隐姓埋名40年,退伍不褪色,当了消防员,押运火药,坚守住自己的岗位,一刻都没有松懈。

可他,走到了生命的尾声,想的仍然是国家富强,不受到外族欺辱。

1998年7月,张国福病逝。

张国福,他是老兵。

老兵,永远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