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活郑州二手住房市场,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4月初,郑州市房管局等部门印发《郑州市促进房产市场“卖旧买新、以旧换新”工作方案(试行)》。

方案一出,立即受到了大量的关注,各路媒体争相报道。在试点期间,“以旧换新”政策限制还是比较多的。许多市民也希望,政策在全面推广之后能适当放松限制,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无论是曾经的“降利率”,现在的“以旧换新”,即将实施的“商转公”,都是真正贴近百姓的,符合“新质”要求的政策。但如何放松限制,惠及更多人,仍需进一步考虑。

举个例子,一只羊想要吃草,必须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穿过荆棘,越过重重阻碍,搞得鲜血淋漓才有可能吃上一口。那这只羊即使最后吃到草了,也不会感到十分开心,那既然提供草料了,为什么要放在那么远的地方呢?

01

“以旧换新”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郑州“以旧换新”主要有两种运行模式。

一是市场自行交易;二是通过郑州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政府指定收购主体)收购二手住房,促成群众“卖旧买新”。

两种方式全年计划完成套数,均为5000套。

4月20日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一直持续到到6月30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州房产交易服务平台主界面

据相关报道可知,大家对此反响相当热烈。报名首日,从凌晨到下午3时,共有3449人次登录“郑州市房产交易服务平台”电脑端,64套房源通过初步审核。通过三组热线电话和平台互动咨询栏目,咨询了解群众共156组,解答群众问题近300个。

“郑州市房产交易服务平台”小程序(郑房交易)正在加紧测试中,近日将上线运行,方便群众通过手机端报名参加。

02

“以旧换新”并非个例,多城市推行

对于大部分有改善性住房需求的人来说,想换一套更好、更大房子的前提是把现有的住房卖掉,而二手房交易时间长、手续繁琐,再加上市场的持续低迷,极大地阻碍了市场上的住房交易。

卖一买一、卖旧买新、卖小买大,是目前改善性和消费升级需求释放较为依赖方式。而最近各地接连推出的“以旧换新”政策,能够行之有效的降低来自二手房销售的困难,加快住房流转速度,以达到释放改善需求的目的。

其实郑州推出“以旧换新”并非个例,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已有超30城出台举措支持“以旧换新”。

4月2日,江苏省海安市首批商品房“以旧换新”房票集中发放仪式正式举办。针对首批参与“以旧换新”政策的业主,住房置换资金以“房票”形式发放兑换,业主可定向购买当地一套新房,一次性完成“买一卖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长沙、沈阳、盐城等地采取的模式是发放“以旧换新”购房补贴。杭州临平区、宁波、济南等城市则联合开发商及房地产经纪机构推出了“换新购”服务。

可见,许多城市都将“以旧换新”这种模式,作为释放改善性需求的手段之一。此次郑州市的政策则是具有官方指导引领、系统有序规划的操作,尤其是此次郑州文件较为详细,提及了多个部门。如果效果显著,将会对其他地方后续推进“以旧换新”政策具有启发意义。

03

政策也要追求“新质”,才能行之有效

东区小王有一套房子,他想要参加“以旧换新”,一查才知道,首先房子必须在金水区和郑东新区,且在三环以内;其次房子必须是全款的,有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的普通商品住房,并且房龄不超过15年;最后房子还不能超过120m²。

满足诸多条件,才有机会参与政策,并且卖房的钱还必须全部用来买新房,因为政策要求换房群众买的新房总价不能低于二手房的收购总价。在试点期间的“以旧换新”政策,条件比较苛刻,限制还是比较多的。不知道在广泛推行之后是否会减少限制。

显然,最近的一些政策,都是真正贴近百姓的,符合“新质”要求的政策。但是在推行相关政策的同时,能不能够适当放宽限制条件,使其惠及更多人?

如今追求“新质”已成为各行各业的要求,政策也不应例外。以创新为主导,摆脱传统维稳市场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创新性的,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政策,并且放宽限制,简化流程,才是大家真正需要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