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诗萌 北京报道

城市更新行动如火如荼。自2022年以来,住建部相继公布了两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又在今年年初发布了首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最近,城市更新示范城市评选也将开展,此次,入围城市将得到真金白银的财政支持。

5月初,财政部、住建部两部门发布了《关于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支持对象是地级及以上城市,2024年首批评选15个示范城市,重点向超大特大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大城市倾斜。

《通知》还公布了中央财政对示范城市定额补助的金额和方向: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8亿元,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0亿元,西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直辖市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而具体的支持方向则是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和污水管网“厂网一体”建设改造等。

“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管网被称为“一个城市的良心”,但目前中国整体的管网建设和运维水平是落后于污水处理厂,所以污水管网的升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意义非常重大。供水管网涉及节水、跑冒滴漏等问题,燃气涉及到安全,当然也需要更多的投入。

重点聚焦管网“补短板”

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向高质量迈进,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和“看不见”的排水防线,城市管网的建设逐渐受到重视。

连续两年,住建部召开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都强调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实施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完善地下管网,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

今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等5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通知》,要求以效能提升为核心,以管网补短板为重点,到2027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设施空白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3%以上。

管网建设为何意义重大?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就能说明。尽管近年来全国已经消除了96%以上的黑臭水体,但部分河流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从终年黑臭转变成反复黑臭,不下雨的时候很好,一到下雨的时候,黑臭水体就“现出原形”。

其中的原因就是管网。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徐祖信指出,一些城市污水卫生管理不扎实,城市大排放的垃圾、污水没有进入污水管道,反而是雨水管道里“藏污纳垢”,一下雨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据她测算,全国平均污水管网缺失率约为50%,主要缺失的是收集支管和入户收集管。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70%以上的县级以上城市只有52个,而要完成污水收集率达到70%以上的目标,至少要投资3万亿—4万亿。

而此次《通知》也把重点放在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既包括燃气、热力、给排水、电力等城市地下管网的更新,也单独强调了城市污水管网全覆盖、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此次出台《通知》的目的,主要是财政部门针对城市更新过程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完善的示范城市给予定额奖励,实际上是一种“以奖代补”,主要支持的是地下管网、污水管网、市政基础建设、老旧片区改造等工作。这些工作需要投入的资金比较大,短期内又很难见到回报,甚至也不会见到现金回流,所以更加需要国家从财政的角度来给予支持。

重提严控债务风险

此外,《通知》也圈定了参评城市的大体范围:每省(区、市)推荐1个城市参评,首批评选15个示范城市,重点向超大特大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大城市倾斜。

根据七普数据,我国目前共有21个超大特大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和大连。而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其中只有合肥、南昌、贵阳3座城市不在上述超大特大城市名单之中。

但与此同时,《通知》还提出了示范城市需要具备的三个硬性约束条件:建立推动城市更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机制,并制定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城市财力应满足城市更新投入需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低,不得因开展城市更新形成新的政府隐性债务;近年来未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出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或重大负面舆情事件。

此前,网传国办“35号文”《关于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的指导意见》界定了12个债务高风险重点省份,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其中,天津和贵州、云南2个省份的主要城市在上述重点倾斜的城市范围内。而在住建领域安全事故方面,湖南长沙曾在2022年出现过一起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因此,这些约束条件或将对天津、贵阳、昆明、长沙等城市的申报造成一定的影响。

李宇嘉指出,近年来,新一轮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始终在强调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再次扩张的问题。地方政府的债务担保,一旦出现风险,最终还是会将压力转嫁给财政部门,因此在做这项工作时要求方案资金平衡,不要产生地方政府隐性负债的要求也是必然的。

此外,《通知》还提出,示范城市应与现有政策做好统筹衔接,具体项目上不得重复使用2023年增发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车购税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其他渠道中央财政资金,防止交叉重复。并且要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要求开展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将与中央财政资金拨付挂钩,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示范城市,将视情况缓拨、扣减补助资金。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