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渝热门景点街头,你是否在流动摊贩看见过这样一种“水果”——形如乒乓球、颜色红黄、通体发亮,看起来十分奇特,引人好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有几位年轻人在成都街头购买该“水果”,被拍摄短视频发至社交平台上,引起热议。有网友评价:“眼神清澈的大学生又被‘哈儿果’骗了”。翻看近些年互联网评价,还延伸出“哈儿果,哈儿果,哈儿吃了跑不脱……”的调侃。

这种“水果”究竟为何物?

为啥会被称为“哈儿果”?

它是否货真价实?

成都春熙路街头出现频率高

流动摊贩喊价35元一斤

5月的成都,春熙路街头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就在毗邻的南纱帽街和东大街上,多家流动水果摊贩,一挑扁担,两大竹兜,在售卖常见的柑橘或山竹之外,同步在卖“哈儿果”,不时引得路人好奇购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摊主回复,这是来自成都邛崃的“香梅”;另外三位摊主则介绍这是大凉山的“金香果”,热情表示“新鲜、好吃、脆甜”,打着“天然水果”的说法,售价为35元一斤。

在春熙路地铁站E1口马路对面,记者在一摊贩处购买了6个“尝鲜”,共花费12元。咬下一口,果肉似桃果或梅果肉质感,但与水果清香味道大相径庭,其有着浓重的香精甜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购买过程中,摊贩表示该“水果”可以保存许久不会坏,“放十天没得问题,山上的野水果嘛。”期间,城管执法人员还对流动摊贩进行了劝阻。

又名“金西梅”在线上销售

科普揭秘:小毛桃或李子腌渍而成

搜索主要购物平台发现,该果被冠名为“金西梅”在线上销售,并且打上了“网红桃”“水晶桃”“玲珑果”“蜜饯”等各类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进一家商铺,其介绍“金西梅”由“水蜜桃”制成,食品添加剂主要为柠檬酸、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钠、甘草酸三钾、纽甜、胭脂红、柠檬黄、食用香料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金西梅”到底是啥来头?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不是水果,而是一种蜜饯。”同时,据科普中国消息,事实上,金西梅根本就不是西梅,甚至不是新鲜的水果,而是一种蜜饯。一般是拿桃树疏果后淘汰掉的小毛桃或者烂李子,加点糖和色素腌渍而成。

成都市场监管部门也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不在流动摊贩上购买无资质的各类食品,谨防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购买散装食品时,要查看散装食品是否有清晰的标签标识,标明生产厂家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等;购买无包装散装即食食品时,还要注意查看现场卫生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网购食品要查看、甄别网络食品经营者证照信息、产品包装标签信息等。并且,留存食品消费凭证,如遇消费维权和食品安全问题,可以拨打12345进行投诉举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审 核:琳 琳

主 编:云 涌

编 辑:阿 杰

来 源:四川发布

主办单位: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