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9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了2024年5月的ESI高被引论文最新阈值,每到这个节点,都会有许多人联系笔者查询文章,咨询问题等等。那么高被引论文有什么用?为什么大家都在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被引论文小知识

ESI高被引论文的数据来源是WOS数据库,根据对应学术领域和出版年中的高引用阈值,到某一个时间段(两个月为一个周期、每年更新6次)为止,一篇论文的总引用次数居于其所属学术领域同一出版年的 前1%之列,则该论文为高被引论文。

每年11月,科睿唯安公司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发布全球各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该数据也是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每年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教师质量”-“高被引科学家”指标的数据来源,指标权重达到20%,是影响大学学术排名的主要参考数据之一。

高被引论文的经济价值

一项发表在《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上的研究表明,发表一篇高被引论文,可以使论文作者的年薪增加 13,5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8.74 万元)。

通过将美国三大州立大学系统中公开可获得的薪酬信息与论文引用数据关联起来,研究人员追踪到,发表一篇新论文带来的学者 h-index(可理解为该学者的所有论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 h 次的论文总共有 h 篇)的变化,或将影响他们的年收入。

这项研究的结果显示,在美国伊利诺伊州(Illinois),如果一篇论文将学者的 h-index 提高 0.5 个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经济学教授们的年收入平均增加幅度将达 8.9%,相当于实际年收入增加 1.35 万美元。

此外,在美国佛罗里达州(Florida),在发表一篇被引用率很高的论文后,一名经济学教授的薪酬可能会上涨 4.6%,即 6800 美元;而在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薪资涨幅会接近 4,000 美元,约 2.8%。

这篇论文解释道,量化一篇高被引论文对学者个人非常重要,因为这表明,学术界对发表此类论文的执念已超脱于“对自我陶醉的担忧”,也不仅仅是 “希望在一群非常有竞争力的个体之间建立一种学术等级秩序”。

据统计,美国经济学领域的教授们的平均年收入为 14 万至 15.2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90 万到 98 万元),虽然此项研究主要集中在该领域的高级职员群体,但该论文的合著者之一、美国乔治亚州的哥伦布州立大学经济教育中心(Columbus State University's Center for Economic Education)主任 Franklin Mixon 在接受《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的采访时表示,这类人群“可以代表学术界的普遍情况……尤其是对于那些传统的、需要学者参与论文同行评审活动的学科领域”。

这篇研究论文由 Mixon 教授与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经济学家 João Ricardo Faria 共同撰写。Mixon 还补充道,他希望这项研究能有助于突出“使用博弈策略提高引用分数”的后果。

该项研究还表明,一篇高被引论文对学者薪酬的影响可能比以往其他研究所表明的都要大。2012 年,一项针对 43 所研究密集型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薪酬的研究发现,引用次数增加 10% 会导致教师工资上涨 0.9%,这与美国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于 2010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一致,后者显示,如果引用率增加 10%,教师薪酬将增加 0.8%。

高被引论文的实用价值

1、在进高校求职时,部分高校对于高被引论文有明确的奖励措施;以及部分高校对在职老师入选高被引论文,也有奖励措施

2、在写基本本子时或者申报某些项目后面会附上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几篇高被引的话可以增大命中率。

3、是对工作内容和研究内容的肯定,不管入选的文章是几区,且不提创新点怎么样,至少说明这个工作比较经典,在基础理论部分给很多刚接触科研的小白指明了科研方向。

声明

本文信息内容仅仅是出于宣传信息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使用,须保留本公众号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本公众号内容不妥,或者有侵权之嫌,请先联系小编删除,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