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神舟十八号发射成功,已经过去了十几天,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

其实发射神舟十八号的时候,神舟十九号也已经做好了发射准备,处于待命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按照杨利伟接受采访时透露的消息,执行神舟十九号任务的航天员人选早已确定,不过出于保密需要,并没有透露具体名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就有疑问了,为什么神舟十九号在发射神十八的时候就做好了准备?

其实神舟十九号飞船之所以处于待命状态,主要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

如果我们的空间站或者飞船遭到了严重的威胁,航天员可能遇到危险,那处于待命状态的神舟十九号飞船就会发射升空,去太空中把航天员接回来。

自从我们拥有天宫空间站后,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飞船就采用了“发一备一”的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此前在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七号之际,神舟十八号飞船也早已严阵以待,进入“待命救援”的紧急状态。

这一举措旨在应对潜在的特殊状况,确保我国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充分展现了我国在航天任务中“未雨绸缪”的明智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不做这样的准备,后果不堪设想。

历史上,国际空间站就曾遭遇过类似的危机。在一次太空飞行中,由于太空微粒的意外撞击,飞船受损严重,导致无法按照既定计划返回地球。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们只能被迫在太空中延长停留时间,直到地面研究团队准备好新的飞船,并将其发射至深空,才最终将他们安全接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都知道,在载人航天领域,任何的疏忽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因此,神舟飞船的“待命救援”状态不仅是对航天员生命安全的负责,更是对我国航天事业严谨态度的体现。

下面举个例子,比如当前太阳活动很频繁,这些现象对在地面生活的人类影响虽然不大,但是外太空辐射很强,有可能会对在太空中执行任务的叶光富、李聪、李广苏3人造成一定不利的影响,为了以防万一,做好“待命救援”等准备就很重要,一旦有意外,就可以把他们接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地磁暴对于航天器的影响,具体来说,地磁暴会加剧地球高层大气微粒运动,导致外太空空气密度增大,影响近地轨道航天器的飞行。

这些航天器的速度一旦下降,轨道高度也会随之降低,可能引发更大阻力,甚至导致部分航天器坠入大气层烧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我们也无需过度担忧,因为我国发射的航天器的飞行可预测、可控制。

中国空间站和神舟十九号飞船均具备防护措施和应对策略,如变轨能力和上面提到的备用飞船待命救援,以此确保航天员安全。

再说了,通过精准的空间天气预报,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提前应对太阳活动带来的潜在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以往执行的十余次载人航天任务都取得了成功,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其实要成功把人类送上天,再接回来,并不容易。

比如前几天印度首次发射载人航天飞船,号称“成功”把航天器发射到了17公里高空,不过随后又后坠落入海,因为引擎出现了故障无法进一步升空,还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载人航天要成功,不仅要把航天员成功送上天,也要让他们成功回到地面。

在每一次的升空与返回中,我国航天领域的工作人员都倾注了巨大的心血,确保航天员的平安,如此我们国家的载人航天事业才能够稳扎稳打的不断前进。

在精心设计的逃逸塔装置的保护下,航天员们拥有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同时,无论是发射还是返回,我们都备有充足的紧急储备,比如“航天员能量餐”作为储备食品,足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天员能量餐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独特的航天食品,不仅能为航天员提供日常所需的营养成分,更能在紧急情况下,为他们提供长达6小时的能量支持以及抗疲劳,确保他们在太空中或者返航时的生命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当我们看到印度载人飞船的首次飞行时,不禁为他们的宇航员捏了一把汗,幸运的是他们的宇航员平安返回。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的确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力,印度要在航天领域发力追赶,我们也要不断提高技术和能力,正视一些方面的不足,如此才能不断进步。

让人欣喜的是,最近神舟十八号、嫦娥六号的成功发射和去月背采样,不仅让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在航天领域不断突破,也让我们更期待早日看到载人登月计划实现的那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足当下,今年的载人航天任务按照计划应该还有神舟十八号的返回和神舟十九号的发射,神舟十八号飞船的在轨时间也是6个月,所以预估在10月下旬就会返回地球,所以神舟十九号飞船的发射时间应该也是在10月下旬了。

至于执行神舟十九号任务的航天员名单,目前也还没有公布,所以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按照惯例,他们应该已经在训练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面提到神十九的航天员人选已经确定了,在大家对执行神舟十九号任务航天员人选的讨论中,有人认为神舟十九号任务会有女航天员的参与。

其中有一位女航天员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刘洋。

作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的每一次出征都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

就在神十八发射成功后不久,航天员刘洋参与的《鲁健访谈》播出,刘洋在节目中表示从中国空间站返回地球时,她就已经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在不久的将来她还要出征太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已经知道,在2030年前我们中国人会实现载人登月,登上月球表面,这不仅仅是她也是所有航天员的小目标,她希望能成为执行载人登月任务的航天员。

至于她会不会执行神舟十九号任务,甚至以后会不会登上月球,我们只能等待未来由时间来揭晓答案了。

但不论如何,刘洋的“小目标”不仅是个人的追求,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缩影。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这是中国航天人的共同梦想,希望这个梦想早日实现!

对于神舟十九号,你还有哪些要讨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