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历史是真实的,那就是重庆谈判时,蒋介石曾想让毛主席当新疆政府主席或新疆省省长。

今天,人们对这个版本有着太多的演绎:一说是,扮演调停人角色的赫尔利受蒋介石托付,找毛主席交谈,他说:“如果毛先生同意蒋委员长的条件,蒋或许会给你一个省长的位子。”毛主席随口问了一句:“不知委员长给的是哪一省的省长?”赫尔利说:“新疆。”毛主席听后哈哈大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说是,毛主席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没有问也没有答,什么也没有说,仅是微微一笑。后来,在他快要离开重庆时,对此问题作出了这样的强调:“至于说让我去新疆当省长这件事,我看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探讨这个问题没有任何的意义,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到一个民主化的方法,如果是关于民主的问题,那么我们还是可以继续讨论的。”

《解放战争》是2009年8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树增。在这本书里,有过这样的一段话:至于蒋介石说的(新疆)省主席一职可以考虑邀请中共人士担任,情报援引国民党内部人士的说法是:到非让步不可的时候,蒋介石准备让毛泽东出任新疆政府主席。无法得知,当毛主席听说蒋介石准备让他出任一个偏远区域的“主席”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以断定,蒋介石想让毛主席当新疆政府主席或新疆省省长的想法是真实的,至于毛主席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则是“无法得知”的。但是,在重庆谈判时,毛主席写过一首七律《忆重庆谈判》,对他当时的心境有一定的说明:在谈判期间,毛主席、周总理等会见了宋庆龄、冯玉祥、柳亚子等民主人士和妇女界、民族工商业界的著名人士以及外国友好人士,取得了他们对我党的了解和支持。柳亚子先生向毛泽东要诗词,毛泽东抄写了以前作的《沁园春·雪》给他,之后又吟成这首七律《有田有地吾为主》,被大家传抄开来。(李晓琳、唐名利《毛泽东诗词鉴赏》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田有地吾为主》原文是这样的:

有田有地皆吾主(一说吾为主),无法无天是为民。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屎(一说无土)不黄金。
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白话译文如下:

有田有地的都是我的主人,无法无天的却是你的国民。重庆当官的是贪官污吏,延安每一寸土地都是黄金。
我们炸桥挖路是为了团结,夺地争城是为了革命斗争。纵便哀鸿遍地血流遍地,这无非是想拯救中国人民。

毫无疑问,诗里一定有着毛主席对重庆当局的失望甚至是愤怒,诗的后几句当然是“实在不得已”情况下的一种表达,分明与毛主席任不任新疆政府主席或新疆省省长没有多少关系,却把重庆国民党政府治下的社会状况说了个清楚明白。很显然地,在这样的一个政府之下,做一省之主席或省长,实在是太难了,因为它与个人的能力实在是没有多少关系。这也是蒋介石亮给毛主席的一张“底牌”,可见毛主席在蒋介石心中的地位。甚至,蒋介石在其9月30日的日记里,这样评价毛主席:“断定其人决无成事之可能,而亦不足妨碍我统一之事业,任其变动,终不能跳出此掌一握之中。”这不仅说明蒋介石当时对毛主席不够重视,也说明他当时非常自负,而正是这种自负多少暴露出了一些他的胸怀与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蒋介石到台湾后晚年想回大陆,毛主席能给他一个什么职务。

1956年1月,毛主席在第二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凡是能够团结的,愿意站在我们队伍里的人都要团结起来”。他说,不管他过去是做什么的,比如台湾,那里还有一堆人,他们如果是站在爱国主义立场,如果愿意来,不管个别的也好,部分的也好,集体的也好,我们都要欢迎他们为我们的共同目标奋斗。同年2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而奋斗》。4月,毛主席进一步提出了“和为贵”、“爱国不分先后,以诚相见、来去自由”等政策主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11月,周总理率新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缅甸、印度、柬埔寨等东南亚七国,加强与第三世界的联系合作,向世界表达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2月9日晚,印度在加尔各答为周总理举行欢迎宴会,并举行记者招待会,有记者问,如果蒋介石回大陆,“是否考虑给他一个部长职务”?周总理笑答:“部长太低了。如果蒋中正回归祖国,绝不会低于一个国务院总理的地位。”这是周总理第一次对外部宣布对蒋介石回归大陆的政策。

周总理的这一明确表态,也是表达了毛主席的意愿。一个是新疆省省长,一个是“绝对不会低于一个国务院总理的地位”,这已经不仅仅是职位的问题了。更何况“新疆省省长”与“国务院总理”的实况,是不可同日而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