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庭作为人民法庭法院司法为民的窗口,处在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承担着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责。

近年来,兴安盟科右前旗人民法院阿力得尔人民法庭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多元解纷,强化诉源治理,主动融入辖区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在抓末端、治已病的同时,更抓前端、治未病,以大联动聚焦微治理,纵深推进无诉村屯创建工作,实现无诉理念全覆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截至今年4月末,阿力得尔法庭新收诉讼案件202件,同期同比下降30.10%,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达36.42%,呈现出新收案件大幅下降、诉前调解力度加快的良好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力得尔法庭充分发挥基层法庭在辖区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设中的引领、推动、保障作用,以“无诉村屯、无诉社区”创建为抓手,注重诉调对接,在多元解纷工作中做加法,首创政协委员包联村屯制度,创建古榆清风调解室,通过已建立的政协委员包联村屯制度,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界别众多、联系面宽、代表性强、人才荟萃的优势,探索推进民商事纠纷诉前调解新模式。自2023年8月古榆清风调解室成立以来,“政协+法院”诉前调解工作模式共调处纠纷277件,其中调解后司法确认案件222件,调解后撤诉50件,参与诉前司法鉴定案件5件,共调解处理纠纷涉及金额达1140万余元,从源头减少了诉讼增量。

“以前打官司要等很长时间,还要交诉讼费,现在不仅一分钱没花,而且提交完诉状材料不到一个星期就解决了”。在阿力得尔古榆清风调解室里,正在签署调解笔录的当事人开心地说道。

同时,阿力得尔法庭立足辖区实际,积极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在社区设立了无诉驿站,将司法服务工作向前延伸一公里,深入社区,将矛盾纠纷从源头上化解,避免矛盾激化成讼;与辖区内的三个苏木政府,建立三级联动治理四项工作机制,以社区、嘎查负责人为联络员,联合当地派出所、司法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成立联动小组,实行村屯排查、乡镇预警、快速响应、多方化解的联动机制,扩大解纷“朋友圈”,真正实现变法院主抓、单打独斗为多方联动、协同共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治同行,共绘基层治理新“枫”景。阿力得尔法庭坚持和创新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本地区地域特色,积极打造北疆枫桥诉源治理品牌,推动人民法庭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进一步优化办案模式,以实质解纷为目标,持续增加解纷新力量,从源头上减少诉的形成、案的衍生,努力为基层善治、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来源:草原全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