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一起看看本周发生了哪些大事吧~

希望我们的解读,能让你收获有用又易懂的理财知识,逐渐培养经济敏感度。

01

各地楼市出招,房价会涨吗?

最近,各地纷纷推出房产新政,陆续放开了买房限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

第一个大招,取消限购。

昨天,西安、杭州取消限购买房将不再审核购房资格。而在这波「解限潮」后,目前还限购的,只有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以及海南省、天津和珠海的核心区。

虽然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没有动弹,但非核心区也已经开始了放宽。像深圳,非深圳户籍的朋友只要交满一年社保即可在非核心区买房。

第二个大招,以旧换新。

最近,上海、武汉、深圳和无锡开启「房产以旧换新」政策。

想「用新房换旧房」的朋友,可以先预定新房,然后房地产公司会有合作的中介,会优先帮你卖旧房,如果老房子没卖掉,定金都会退给你,解决了一些朋友换房的痛点。

第三个大招,买房即落户。

最近,杭州和南京都宣布购房可直接落户,也就是「买房送户口」。户口现在仍然和孩子高考、老人福利、甚至找工作,这些教育、社会资源绑定,还挺重要的。

这有什么影响呢?

参考历史上三次政府救房市的经验,这轮也基本都出了,托底的意图还是挺明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老钱日日谈

其中,「买房送户口」这点还挺值得说的。对咱们来说,这是一个选择城市的机会。像是天津每年吸引很多高考移民,大连、东莞有老人免费体检的福利、深圳老人可以免费坐公交...仔细算算,价值还挺高的。

不过,由于各地一直在「挤牙膏」,大家都想着接下来还有更好的政策,观望心态反而更重了。和买股一样,买在最低点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有需求,不妨趁着政策友好的阶段,慢慢看起来~

02

「万物可创造」的合成生物,要来了?

最近,合成生物挺火的,昨天(5月8日)板块收盘涨约3%。

这意味着什么?

合成生物,就像「搭积木」。以往传统的生物学是分析大自然创造出来的生命体的构成,而合成生物就是在我们足够了解自然的生命系统后,开始像搭积木一样人工搭建新的生命系统,只不过使用的是细菌、DNA、蛋白质等物质。

如果掌握了这项技术,我们就能批量生产,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可以用来解决健康、资源、环境等领域的问题,被视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之后的第四次产业浪潮。

最近这波上涨,是应用和政策利好一块儿带动——

应用方面,江南大学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出了医疗美容领域使用的玻尿酸,把成本从每公斤几万元降低到几百元。

同时市场认为,合成生物正在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市场对合成生物商业化落地预期越来越高。

政策方面,五一节前,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在中关村年会上透露,国家层面近期估计会出台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行动计划。

合成生物作为生物制造的核心组成部分,也顺势受到市场关注。

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从2018年,我国就陆续发布了不少相关政策。目前咱们在2.0阶段,企业们开始利用合成生物技术替代传统生产方式,预计产业未来的市场规模增速能达到23%左右。

投资上,可以关注两个方向——

价值链上,产业链上游(基因测序、基因编辑)更「值钱」,基因重组环节价值最高;公司方面,可以关注有技术更有优势的公司,比如产品储备丰富,或已经进入规模生产之前的小规模试验阶段的公司。

03

央行发布调查报告,存钱的人更多了

最近,央行发布了第一季度问卷调查报告。

这意味着什么呢?

报告的对象包括居民、企业家和银行家,反映了不同人群对宏观经济的感受和预期,咱们一起来看看——

银行贷款红红火火。

今年一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71.6%,比上季上升10.1个百分点,大中小企业都增加了贷款需求。不过,贷款需求的增多还是让银行净息差倍感压力,银行盈利指数(59.7%)创下了2020年一季度以来的新低。

企业经营「压力山大」。

尽管宏观经济热度方面(29.7%)与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但产品销售价格感受、国内订单指数都出现了下滑,尤其是盈利指数(47.6%),比去年四季度下降了7.3%。低通胀带来的低售价,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还是挺严重的。

居民收入有改善但不多。

一季度,居民们的收入感受指数为48.0%,比去年四季度上升了0.8%。虽然有所改善,但反馈收入减少的比例(17.3%)依然高于收入增加的比例(13.2%)。

而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的储蓄意愿(61.8%)也再度抬升,但好消息是,愿意消费的比例没有改变,只是有人把投资的钱转成了储蓄。

另外,大家对房价还是保持「悲观」的情绪,只有11%的居民预期未来房价会上涨。

这有什么影响呢?

一般来说,宏观经济会顺着「政策调节-企业经营-就业市场-居民收入」来影响咱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企业经营还在承压,接下来,估计国家还会发力。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三个方面:

一是政策端,财政发债的力度以及是否会利用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来降低融资成本;

二是企业端,以旧换新和新质生产力等政策的落地情况;

三是房地产,各地区有没有啥救市新手段。

打新表现

估值投资表

(不清楚怎么看可以戳→)

简慢投资组合2024表现

数据来源: 且慢 2024.05.0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 且慢 2024.05.09
数据来源: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2024.05.0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2024.05.09

如果你对一键投资「简慢组合」还有疑问

可以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极简」

查看操作指南和常见问题解答。

↙️加入简七VIP,提升经济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