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军神”这个称谓,很多人都会想到十大元帅之一的刘伯承元帅

他军事才能突出,功勋卓著,而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毅然决燃的做手术一事,也是让人钦佩。

他的人生就是一段传奇,但是再了不起的军神,也有衰老的一天。

1986年,刘伯承病重,情况不容乐观。

刘伯承的妻子汪荣华立刻安排人给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发去了一封电报,内容则是请该公司的副经理赵开义同志速来北京。

刘帅妻子为什么要请这位副经理来北京,他和刘帅之间有着怎样的非凡情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3年,赵开义生于四川省广元县的一户贫苦农家。

彼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战乱不断,赵家也深受其害。为了生活下去,赵家父子二人一起给地主家当长工干活。

不过在一次放牛的时候,有一头牛走丢了,赵开义找了半天都找不到。当时很多长工即使不犯错,也会遭到毒打,更何况丢了牛,大概率有性命之忧。于是他被迫逃离家乡,开始了流浪人生。

1933年,赵开义偶遇了苏区游击队,得知队伍是为了穷苦人打天下,当即决定参军,后来加入了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这支部队是一支新编部队,军长是红四方面军名将王树声。在王将军的带领下,他从一个没见过枪的普通农民变成了一位战斗技能出色的战士。

1937年,赵开义正式入党。在这个过程中,他跟着部队打了很多硬仗,走过了长征路,在爬雪山过草地的过程中锻炼出了坚定的战斗意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他的运气差了一点,有一次部队同胡宗南军队发生了激烈战斗,他的左腿被打伤,因为医疗条件很差,没有得到及时救治,造成了残疾,被定为乙等革命残疾军人。

虽然有了伤残,但他没有放弃自己,仍然在部队里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带伤上阵。

1937年,抗战打响后,他跟随部队参加了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他和刘伯承元帅的缘分也是在抗战期间结下的,当时他担任刘伯承的警卫员,因为他工作特别认真细致,刘伯承元帅正好也是一个做事很较真的人,两人性格差不多,于是很投缘。

随着日军战备物资越来越紧缺,日军撕掉了伪装,发动了三光政策,很多农村被扫荡。

延安方面考虑到各位首长和指战员的安全,决定把所有干部的家眷全都转移到大后方延安。刘伯承很信任赵开义,于是安排他保护自己的孩子刘太行去延安。期间可以说是历经坎坷,要闯过敌占区。他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多次带着孩子躲过危险。一路上,他还给孩子讲了很多革命故事,刘太行每天都听着他的革命故事入睡,抵达延安后,赵开义也留在了延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子终于安稳下来,刘太行没事就经常去找他,听说他爱抽烟,却找不到烟,甚至大着胆子拿了毛主席的烟给他。他得知后大惊失色,要求立刻还回去。

因为这件事,他还和毛主席见了面,得到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照顾。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又参加了洛阳战役和淮海战役。

建国之后,刘帅安排他返回家乡,并帮助他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老父亲。但他毕竟只是一名普通老战士,并不是军官,所以包括他在内的很多上了年龄的老兵最后都离开了部队,分配到了不同的岗位上,而赵开义也被分配到了有色金属公司。于是也就发生了刘帅妻子把电报直接发到有色金属公司的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赵开义看到电报后,脑海中立刻浮现了他和刘帅一家人的往事,已经40年没见面了,如今忽然接到如此紧急的电报,肯定有非常重要的事情。

他立刻请了假,带着全家人风尘仆仆赶到北京。

时任商业部副部长陈启光接待了他,第二天同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见了面,大家百感交集,赶往了刘伯承的病房。

在病房里,赵开义见到了汪荣华,两人感慨万千,互相问候,当场留下了眼泪。

得知刘帅病重的情况后,他愁眉不展,轻轻对刘伯承元帅说:“师长,赵开义来看您了。”当时刘伯承处于昏迷状态,但还能听到昔日战友的声音,嘴角抽动了一下,但没法发出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护人员担心刘帅情绪激动,导致病情恶化,不再让两人见面。

事后,汪荣华请他吃了一顿饭,告诉他没事多联系,以后再来北京。

他点了点头,其实两人心里都很清楚,刘帅很难挺过去了,10月7日刘帅病逝。

返回家乡后,他时不时会给孩子讲当年的革命经历,告诉孩子:“人字的一撇一捺不能动,动了就不是人了,要学会做人,学会感恩。

1990年2月,赵开义病逝,享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