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去寺庙观佛礼佛的信众,相信对供奉在庙宇中的石雕观音菩萨像都十分熟悉,慈悲庄严的石雕观音像,不仅秀美端庄令人赏心悦目,而且它还是民间信仰的重要代表之一。仔细端详过石雕观音像的信众,一定已经留意到,石雕观音的造像特征总是闭眼赤足的模样,但是人们对这种现象却一知半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为什么大多数石雕观音像,都呈现出闭眼赤足的状态呢?这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石雕观音在佛教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慈悲为怀的石雕观音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她以救苦救难,普度众生为己任,因而在民间广受崇敬和瞻仰。那么为何观音菩萨要闭眼呢?这其实与佛教修行中的“内观”有关。内观,即反观自心,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观音菩萨闭眼,正是为了将注意力集中在内心,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这种闭目养神的姿态,既体现了观音菩萨的深沉智慧,也展现了她在修行中的专注与坚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从石雕观音像的造像特征来看,半闭半睁的眼睛更能体现出慈悲和智慧。当人们在供奉石雕观音菩萨时,常常需要自下而上地仰视瞻仰她的容貌,试想如果是看到睁得大大的眼睛,势必会让人觉得很局促不安,而如果是半睁半闭的模样,看上去会让人感觉十分慈祥;仿佛能感受到观音菩萨正慈眉善目地注视着你一般,会令人觉得心安且心怀敬畏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关于“石雕观音菩萨的形象为什么总是赤足的样子”这个问题,实际上在生活习惯中已经给了我们答案。面对琳琅满目的寺庙石雕佛像,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佛像雕塑都是赤足光脚丫的形象,这其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含义和文化内涵。在民间一直以来便有“抱佛脚”这样的习俗和传统,经常到寺庙观佛礼佛的信众,总喜欢在虔诚许愿时,轻轻抚摸着佛像雕塑的脚,嘴里念念有词地诉说着心愿。另外,石雕观音菩萨在人们的心中是神圣高尚的存在,菩萨身上的肢体部位是不能随意触碰的,以免造成不敬。因此,石雕观音菩萨像赤足的形象,可以更好地拉近信徒与佛像之间的距离,能让人更真切地感受到石雕观音像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福建石雕观音菩萨像的“闭眼赤足”形象是十分切合实际生活的,这样设计和制作的出发点都源于信众的体验感。闭眼赤足的外观形象,能够更好地表现出石雕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同时也让信众更真实地感受着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