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高速公路是现代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边坡滑坡问题常常成为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因素。因此,对高速公路边坡滑坡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确保高速公路建设的安全、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滑坡基本知识

一、滑坡基本知识

滑坡是指构成斜坡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稳,沿着坡体内部的软弱结构面(带)发生剪切而产生整体性运动的现象。大气降水、地震、河流冲刷及地下水变化等自然因素,开挖坡脚、堆填加载、破坏森林等人为因素都可能诱发滑坡。最常见的自然诱发因素是天降大雨或暴雨,特别是久雨后再突降大雨更容易诱发滑坡。

边坡是指线路近旁的天然斜坡或经过施工开挖形成的路堑斜坡、填筑形成的方坡等等,高边坡稳定对高速公路建设及运营安全至关重要。

二、高速公路边坡滑坡原因分析

二、高速公路边坡滑坡原因分析

①工程因素

高速公路边坡滑坡的工程因素主要包括爆破施工、防护措施不到位、排水措施不完善等。在爆破施工过程中,如果力度过大,会造成边坡岩体松散,进而引发滑坡。同时,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边坡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受到雨水、风化等自然因素的侵蚀,导致边坡稳定性降低。此外,排水措施不完善,水不能及时排出,会增加边坡土体的含水量,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从而引发滑坡。

②地质因素

高速公路边坡滑坡的地质因素主要包括地层结构、岩性、地下水等。地层结构和岩性的差异会影响边坡的稳定性。例如,软弱地层和易风化岩层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发生变形和破坏,从而引发滑坡。此外,地下水位的变化也会对边坡稳定性产生影响。当地下水位上升时,会增加边坡土体的含水量,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从而引发滑坡。

③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如降雨、地震、风化等也会对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产生影响。降雨会增加边坡土体的含水量,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地震会使边坡土体受到强烈的震动和挤压,导致土体结构破坏;风化作用会使边坡岩体逐渐破碎、松散,降低边坡的稳定性。

三、高速公路边坡滑坡预防措施

三、高速公路边坡滑坡预防措施

①加强地质勘察

在高速公路设计阶段,应加强地质勘察工作,充分了解地质条件和地层结构,合理选线避让不良地质体。对于无法避让的不良地质体,应提前制定预防和治理措施。

②合理设计边坡

在设计边坡时,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地层结构等因素,合理确定边坡的坡度和坡形。对于高陡边坡,应采取分级放坡、设置平台等措施,降低边坡的高度和坡度,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③加强防护措施

在高速公路施工阶段,应加强边坡防护措施的建设。对于裸露的边坡,应采取植被恢复、喷射混凝土等措施进行防护。同时,应设置排水系统,及时排除边坡上的积水,降低边坡土体的含水量。

④加强监测预警

在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应加强对边坡的监测预警工作。通过设置监测点、安装监测设备等手段,实时监测边坡的稳定性变化。一旦发现边坡出现滑动迹象,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防止滑坡事故的发生。

总结

总结

高速公路边坡滑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影响因素众多且相互交织。为了确保高速公路建设的安全、高效,需要加强对边坡滑坡原因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加强地质勘察、合理设计边坡、加强防护措施和加强监测预警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边坡滑坡的风险,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