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民宿讲堂”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衡空间设计

时间与自然赋予这栋建筑的美与气质,令人不忍破坏。因此在做方案时,设计便决定充分尊重空间原有气场与自然赋予它的独特条件,做一次时间上的延续和对话。

“相比于脱离空间原有气质,追求令人眼前一亮的‘先锋’设计,樂山我们更希望在尊重的前提下,延续自然与时间赋予空间的本真,给予它鲜活的生命力,使之无论未来流行与审美偏向如何变化,皆因其真诚质朴,反而熠熠生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樂山的前身是一栋当地居民房,房龄30余年。建筑主体由石块及石条构建,经时间洗礼,青苔之下是岁月痕迹,又处在鼓岭之上,确有“世外桃源”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更好地了解这栋建筑,设计师曾带上露营装备和电脑,于宅内餐厅待了四天三夜。即便民宿如今已营业近一年,他仍清晰记得在那期间的某日清晨,他穿着拖鞋,手持牙杯,蹲在院子里刷牙的情景:“抬眼望去,迷雾好像就在眼前,我肉眼可见的看它飘过去。再远处有梯田,还有无人整理的草地,绿油油地藏在薄雾里,让人想起那句‘青山掩映雾迷蒙,绿水凌波挽朔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与自然赋予这栋建筑的美与气质,令人不忍破坏。因此在做方案时,设计便决定充分尊重空间原有气场与自然赋予它的独特条件,做一次时间上的延续和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初衷最终人们从入口跨进咖啡厅那一刻就能从中感受到,因为时间最有耐心,它一日又一日摩挲着厅内的石柱与石墙,三十年光阴足以令其散发悠悠魅力。

所以它们从一开始就俘获了设计师的心,“看到这两根石条柱子,你能想象三十年前的工人没有先进的切割工具,又很努力想把它们切直的样子。那时的人做事总会有这份执拗、认真、还有珍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墙上三层不同石块垒砌的痕迹,同样蕴藏着三十年前父辈们“起厝”的韧劲,“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一点一点把房子盖起来”,即使物质匮乏,那一代人也始终努力生活着。面对拥有如此丰富内涵的结构,设计上选择了保留。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人之前,不动其分毫,甚至想过如果最终依然无缘遇见,也不能将就,暂时维持其原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运的是“缘分”就是妙不可言,当工程进入中后期,面对这堵功能性还欠缺的墙,就快绝望时,院子迎来一位信步闲逛的大叔。攀谈间意外得知,这堵石墙三十年前就是由他砌成,这让设计师激动不已,当即邀请已退休大叔“再度出山”,完成石墙的补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咖啡厅走向内院,对院子的改造,设计在保留石墙外,只对院内绿植做了取舍。也保留高大的桂花树,清理杂乱无章的杂草,在院中铺上石板与小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用意在于院中这片绿其实是贯穿项目所有功能空间的纽带,咖啡厅、聚会区、客房、餐厅、泳池、外露营区……俯瞰之下,这些独立空间围绕着它,和谐连接,形成整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个日常包栋运营,可用于公司团建、亲友聚会的空间,如此连接也意在于空间上“包裹”众人。无论人们三三两两的在咖啡厅下沉围炉区闲聊,亦或走进温馨的餐厅就餐,或在院中游玩…… 这里处处相通,皆可见众人身影。设计给你的安全感,一如日常他们给你的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院内的巧妙设计还在细节处,比如桂花树下那块大石头。寻常方案是在院中放上桌椅供人休憩,但在本案中,设计师认为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会更喜欢坐在树下望远山、等微风、看落叶……而能与旧墙、老桂花树相配的,需是同样拥有时间沉淀由自然造就的大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那几日设计师和业主开着车,带着师傅,漫山遍野寻大石。事实证明功夫从不负有心人,大自然也从未让有心人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桂花树下那块大石相同,本案在尊重、延续之余,自然也有着设计师对生活的独立感受和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同从院中走向外院,走到天地间,从外感受建筑的气韵与鼓岭的壮阔时,设计师常被勾起过往外出旅行、露营的记忆。那是他抛掉生活重荷,享受自然,极为放松自由的时刻。他希望能将这份惬意融于本案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走进樂山,人们总会第一时间被外院的巨大游泳池吸引。它就在四周高大葱郁的树木之间,与自然环境遥相呼应,青翠透亮,波光粼粼。即便还未入池畅游,就已令人身心舒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植物与流水总能给人带来熨帖人心的慰藉。而当夏天远走,寒冬即将来临时,设计师相信人们同样无法拒绝火焰带来的温暖。露营篝火区就藏着这样的心思,设计为人们安排好了一年四季。为保证温暖时光快乐无忧,设计先解决了篝火的安全问题。将烧柴区集中在中间,外延有框架隔离、保护,希望如此周全的设计,能让大家围坐在一起,安心的享受热烈篝火。相信那一刻人们不会只想着拍照发朋友圈,而是真正静下心,放下手机,感受当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语堂曾说:“艺术上所有的问题,都是节奏的问题。不管是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只要美是运动,每种艺术形式就有隐含的节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自樂山party life开门迎客这段时间内,人们常说她就像一曲老歌新编。她有过去能引人共鸣的旧旋律,有设计师自己的情绪,亦是当下人们熟悉的调调。若再细听,拐角处又常能遇见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喜的悦耳音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客房里质朴而体贴入微的温馨设计;屋顶石座分布,供人享受鼓岭宽阔美景;从外露营区往深处走去,人们大概想不到那里还藏着温泉汤池;即使是咖啡厅里的插花装饰,设计师也特别建议择取鼓岭的自然植物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庭院平面图 ©平衡空间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层平面图 ©平衡空间设计

▲二层平面图 ©平衡空间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层平面图 ©平衡空间设计
▲屋顶平面图 ©平衡空间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屋顶平面图 ©平衡空间设计

项目名称| 樂山 party life |福州 鼓岭

项目面积| 600平方主体+2000平方户外

设计机构| BALANCE DESIGN平衡空间设计

设计主持| 董欣猛

设计团队| 董欣猛、陈英衍、吴巧梅、苏添财、池清

竣工时间| 2022年2月

文案主持| 柳虫子

项目摄影| 李迪

--THE END--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民宿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需注明,仅用于学习交流,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并表示歉意。

乡村振兴|文旅项目规划投资运营热线

李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