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文解读<论语>1》第60页

孝的具体表现形式

原文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陈昌文解读: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孟懿子问了孝,孔夫子答无违,没有具体解释。后来对樊迟讲了对无违的解释。这是上一篇我们讲的事情。

这一句,是孟武伯问的。孔子答得非常具体。父母,唯其疾之忧。也就是说,想想父母在我们生病的时候,多么忧愁,那种神态、心态,我们能不能做到以同样的心态、神态去对待父母?每一个人想想自己小时候,婴儿期、儿童期、未成年期,以及成年期,你的父母是如何对待你的?你生病了,父母有多操心?你在学校里学坏了,你在社会上混得不如意,父母又有多操心?这种心态,我们体会过来,还给父母,就叫孝了。如果继续讲具体点。就是,我们小时候读书,不要让父母担心我们的成绩。我们不要让父母担心我们学坏了,比如贩毒、吸毒,比如赌博,等等,我们不要去参与。更加不要借高利贷。现在有些学生都在借高利贷,用来虚荣性消费,这都是让父母担忧的人。

再比如,我们找工作,能找到工作,也能把工作做好,能养活自己,能自立立他。不要让父母担心我们生活困难,吃不起饭,住不起房子。我们该交男女朋友,能交到合适的男女朋友,该结婚买房,能够做到结婚买房。走的是正道,不是过刀头舔血的生活。

这就是孝的具体表现形式。

何谓不孝?你把我上面列举的这么多点,反着看,再根据自己的想法、行为对照一下,你就知道自己是不是孝了。

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孝治天下的民族。孝敬父母,一个人必然走正道,也必然是一个正能量的人。有些人批评中国的孝道文化,只能说他们很无知。佛经当中,专门有一本经,叫《佛说父母恩难报经》。有空大家可以看看,你就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孝敬父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