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品牌大事记”,是品牌联盟发展研究中心的常规研究项目。从2022年3月起,品牌联盟对当月发生的全球品牌大事进行观察、梳理和总结,并联合中新经纬共同编制及公布。

“全球品牌大事记”,旨在帮助人们了解全球品牌发展动态,借鉴国际品牌发展经验,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推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4月全球十大品牌事件汇总

01. 北京车展新能源成焦点 国产多品牌引海外观摩【会展品牌】

02. 宫崎骏“告别作”热映 曾获金球奖最佳动画奖 【人物品牌】

03. 麦当劳多国营业额下降 将回购以色列所有门面【企业品牌】

04. 苹果CEO库克访问越南 五年投资超千亿人民币【企业品牌】

05. 年度全球富豪榜单公布 AI热催生“科技新贵”【品牌榜单】

06. 谷歌母公司市值创新高 加入两万亿美元俱乐部【企业品牌】

07. 特斯拉公布一季度财报 马斯克宣布全球大裁员【品牌危机】

08. 美科技股市场全线崩盘 英伟达一夜暴跌万亿元【企业品牌】

09. 欧莱雅发布一季度数据 “3S”策略加码投资中国【行业品牌】

10.奈飞公布第一季度财报 各项业绩指标均超预期【企业品牌】

北京车展新能源成焦点
国产多品牌引海外观摩
【事件性质:会展品牌】

4月25日,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这是时隔四年国际汽车展览会再次在北京举办。作为今年国内首个国际A级车展,本届车展以“新汽车 新时代”为主题,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携全新产品高规格参展。据悉,此次北京车展全球首发车117台,创历史之最;新能源车型278款,概念车41台,可谓“百花争艳”;13个国家近500家海内外知名零部件企业及科技公司参展,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板块展区面积过半。

在车展现场,一场场发布会紧锣密鼓进行,车企争相秀出自家真功夫。随处可见的外国面孔,也成为了本届车展的一大亮点。中国品牌展车前目不转睛研究的“海外观摩团”身影,令人唏嘘。论现场热度,造车新军小米堪称遥遥领先,“跟着雷军逛北京车展”一连几天霸占社交媒体热搜榜。比亚迪展区“新能源汽车世界冠军”的闪光大字分外惹眼,2023年它以302.4万辆的交付成绩笑傲全球。此外,吉利、极氪、飞凡、极越、阿维塔等自主品牌展台,也有多款新能源重磅新车被观众争相体验。作为跨国车企多年配角的自主品牌,成功站上了C位。

宫崎骏“告别作”热映
曾获金球奖最佳动画奖

【事件性质:人物品牌】

4月3日,宫崎骏新作《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在中国内地上映,上映仅三天,累计票房3.5亿元,5天票房破5亿元,成为今年清明档的票房冠军。宫崎骏的多年工作伙伴、吉卜力工作室董事长兼制片人铃木敏夫,也来到了上海为电影站台,首映礼上也播放了宫崎骏与他一起录制的问候视频。而它在日本上映前,采取了完全“零宣传”的模式,除了海报以外,连预告片都没有。

这部电影是83岁的宫崎骏带来的又一“封笔”之作,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在今年年初美国举行的第81届金球奖颁奖典礼上,《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曾获得最佳动画奖,是2007年该奖项设立以来日本导演的作品首次获奖;在今年3月举行的第9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该片又成为最佳动画长片奖得主。动画巨匠宫崎骏一生佳作不断,其代表作包括《千与千寻》《龙猫》《天空之城》、《幽灵公主》《哈尔的移动城堡》《风之谷》等。

麦当劳多国营业额下降
将回购以色列所有门面

【事件性质:企业品牌】

4月2日,麦当劳总部与掌握麦当劳在以色列特许经营权的以色列阿隆亚集团(Alonyal)达成协议,麦当劳总部将回购该品牌在以色列的225家餐厅。4月4日,阿隆亚集团在官网发布公告宣布了这一消息。截至目前,阿隆亚集团已经在以色列获得麦当劳的当地经营权超过30年。此前,由于受到巴以冲突影响,麦当劳在几个阿拉伯国家的特许经营门店销售额环比下降了50%至90%,公司股价迄今已经下跌10%。

4月4日,麦当劳也在其官网宣布,从以色列经销商Alonyal手中回购该国境内所有225家麦当劳餐厅,并保留后者的超5000名员工。麦当劳在声明中表示:“感谢Alonyal在过去30年里在以色列建立麦当劳业务和品牌,麦当劳仍然致力于开拓以色列市场。”根据声明,该协议须满足部分条件,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

苹果CEO库克访问越南

五年投资超千亿人民币
【事件性质:企业品牌】

4月15日,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多张“人在越南”的照片。卡着库克抵达河内的时间点,苹果公司在越南官网发表声明,宣布将增加越南供应链的投资。根据公告中提供的数据,从2019年开始算起,苹果公司通过供应链伙伴在越南的累计投资超过400万亿越南盾(折合人民币超过1120亿人民币)。

更为重要的是,苹果公司在当地的投资速度也在加快,同样从2019年开始,该公司在越南的年投资额也翻了一番。目前,越南的“苹果链”给当地带来20多万就业,包括苹果公司和当地供应商的雇员,以及当地的IOS生态APP开发者。从2017年开始,当地的软件开发人员数量翻了3倍,现在越南已经跻身全球手机游戏的前五大生产国。

年度全球富豪榜单公布
AI热催生“科技新贵”

【事件性质:品牌榜单】

4月2日,福布斯发布了2024年全球富豪榜。富豪榜上的前几名,依然是熟面孔。世界首富跟去年一样,依然是LVMH的创始人伯纳德·阿尔诺。排在后面的,依次是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亚马逊的杰夫·贝索斯、脸书的扎克伯格,以及甲骨文的拉里·埃里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身价超10亿美元的亿万富豪人数达到2781人,比2021年的前纪录还多了26位。

值得关注的一大现象就是:AI热潮催生了一众“科技新贵”。在过去一年,全球有10个人的财富增长加在一起达到了大约5070亿美元,这十个人中,有8位都是美国的科技大亨,有6位与现在的美股科技七巨头相关。其中,Meta的CEO扎克伯格是过去一年世界上财富增长最多的人。在大规模裁员以及大举押注AI和元宇宙之后,过去一年Meta的股价大涨,扎克伯格净资产由此增长了1126亿美元,他在福布斯富豪榜上也从去年的第16位大幅上升到了今年的第4位。另外不容忽视的就是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受益于英伟达股价的飙升,今年他首次跻身全球二十大富豪之列,财富较去年增长了近560亿美元。此外,还有十多位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新贵今年身价突破了10亿美元。

谷歌母公司市值创新高
加入两万亿美元俱乐部
【事件性质:企业品牌】

由于超出预期的财务业绩和受到市场欢迎的新资本配置计划,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市值首次突破了2万亿美元大关。4月26日,Alphabet的股价大涨近10%,使其市值达到了2.15万亿美元,仅次于英伟达的2.19万亿美元。仅在当天,Alphabet的市值就增加了1959.3亿美元,是历史上单日市值增幅第三大的公司。Alphabet成为历史上第四家市值达到2万亿美元的公司,其他三家为苹果、微软和英伟达。

当地时间4月25日美股盘后,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发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Alphabet第一季度实现营收805.39亿美元,同比增长15%,高于分析师预期的785.7亿美元,是自2022年初以来公司营收增长最快的一个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净利润为236.62亿美元,同比增长57%;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89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51美元。

特斯拉公布一季度财报
马斯克宣布全球大裁员
【事件性质:品牌危机】

4月23日,特斯拉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一季度特斯拉总营收达213.01亿美元,自2020年初以来首次出现营收同比下降,降幅达9%,同时创12年来最大降幅。其中,主营业务汽车收入同比下降13%,至173.78亿美元。尽管业绩不及预期,但截至4月24日美股开盘前,特斯拉股价仍大涨超12%。4月28日下午,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突然访华,不到24小时后即离开,4月29日特斯拉开盘暴涨,股价最高曾达198.87美元,单日股价涨幅超过15%。

而此前的4月15日,为应对增长乏力,马斯克向特斯拉全体员工发信,宣告公司将在全球裁撤10%员工。截至2023年12月31日,特斯拉全球员工总数为140473人,裁员10%意味着将有1.4万人受到波及。为拉动全球销量,特斯拉近期频繁上演“降价—涨价—再降价”的惯用戏码。以中国市场为例,今年开年以来,特斯拉中国开启降价,但随着“价格战”愈演愈烈,特斯拉则越来越难通过降价效应拉动销量。

美科技股市场全线崩盘
英伟达一夜暴跌万亿元
【事件性质:企业品牌】

4月19日,美股崩了,科技股全线暴跌。标普500指数跌0.88%报4967.23点,纳指跌2.05%报15282.01点,标普500指数和纳指连续第六日下跌。其中,AI芯片龙头英伟达重挫10%,创2022年3月以来最大跌幅,收于762美元/股,最新市值为19050亿美元。仅仅一天,英伟达市值蒸发约2100亿美元,约合1.52万亿元人民币,市值也跌破2万亿美元大关。

英伟达股价暴跌成为投资圈的热门话题。此次英伟达暴跌,大家普遍认为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其一,被长期合作伙伴超微电脑拖累。其二,全球芯片市场的增长预期下调。其三,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的鹰派发言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导致纳斯达克指数出现调整,英伟达难以幸免。

欧莱雅发布一季度数据
“3S”策略加码投资中国
【事件性质:行业品牌】

4月19日,欧莱雅集团发布2024年一季度业绩数据。季度内,欧莱雅集团销售额约867.22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欧莱雅中国业绩增长6.2%。在充满挑战的2023年,欧莱雅集团同样实现了11%的业绩增长,销售额首次突破3000亿元,创下十年来业绩新高。扎根中国内地市场27年,欧莱雅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美妆集团,同时中国也成为欧莱雅全球第二大市场。

4月19日,在欧莱雅集团战略沟通会上,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博万尚谈到,尽管欧莱雅目前已经触达了1亿消费者,但仍有5亿潜在消费者等待触达,他们对美的追求更加精致和多元。因此,欧莱雅需要在中国市场创造更快速度、更大规模和更强优势。“3S”策略模型,将成为欧莱雅中国未来几年的发展优势。博万尚表示,依托该策略模型,欧莱雅将持续在创新、社会、地球和团队等领域加码投资中国市场。从2020年的“HUGE美好计划”、2021年的“·美的进化”模型、2022年的“美:共同进化·生生不息”战略,到去年的“5界”策略以及今年的“3S”策略模型,欧莱雅对中国的重视有目共睹。

奈飞公布第一季度财报
各项业绩指标均超预期
【事件性质:企业品牌】

4月19日,Netflix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各项指标均超预期:实现营收93.7亿美元,同比增长14.8%;经营利润26.33亿美元,同比大增54%,经营利润率28.1%;净利润23.32亿美元,同比增长79%,净利润率24.9%;用户数方面,本季度大增933万,超过华尔街预计的488万,如今全球订阅用户数总共2.696亿。其中广告会员数环比增长65%,保持去年三季度、四季度连续环比增长70%的态势。受含广告的服务套餐(价格更低)推动,当季新增930万用户,截至3月末,总订阅用户数为2.6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