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这一特殊类型的妊娠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今天就揭秘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背后知识,帮助您了解风险、识别症状并掌握相应的对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什么是剖宫产瘢痕妊娠?

一、什么是剖宫产瘢痕妊娠?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的1种异位妊娠,是1个限时定义,仅限于早孕期(≤12周)。目前,CSP 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推测可能由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瘢痕部位形成微小裂隙,宫腔微环境受宫腔操作、宫腔粘连等因素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剖宫产瘢痕妊娠的风险

二、剖宫产瘢痕妊娠的风险

由于瘢痕处肌层薄弱并纤维化,随着妊娠继续孕囊增大,有可能发生瘢痕处破裂、大出血、胎盘植入性疾病甚至危及母胎生命等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表现

三、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表现

CSP早孕期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或仅有类似先兆流产的表现,如阴道少量流血、轻微下腹痛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如何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

四、如何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

1. 超声检查:被认为是诊断CSP的首选方法。

典型的超声表现为:

①宫腔内、子宫颈管内空虚,未见妊娠囊;

②妊娠囊着床于子宫前壁下段肌层(相当于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部位),部分妊娠囊内可见胎芽或胎心搏动;

③子宫前壁肌层连续性中断,妊娠囊与膀胱之间的子宫肌层明显变薄、甚至消失;

④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妊娠囊周边有丰富血流信号,甚至呈现高速低阻的血流信号。

2.MRI检查:MRI软组织分辨率高,能够明确妊娠囊与子宫及其周围器官的关系,对于CSP的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的价值,是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

3.查血HCG:血清 β-hCG升高是诊断CSP的必要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分型

五、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分型

采用实用临床分型标准对CSP进行分型,分为以下几类:

(1)Ⅰ型:前壁子宫肌层厚度:>3mm,妊娠囊或包块平均直径:无论大小

(2)Ⅱ型:①前壁子宫肌层厚度:≤3mm且>1mm,妊娠囊或包块平均直径:≤30mm

②前壁子宫肌层厚度:≤3mm且>1mm,妊娠囊或包块平均直径:>30mm

(3)Ⅲ型:①前壁肌层厚度:≤1mm,妊娠囊或包块平均直径:≤20mm

②前壁肌层厚度:≤1mm,妊娠囊或包块平均直径:>50m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对策

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对策

CSP的诊治原则是早期诊断、准确分型、及时处理。

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期待治疗。

1.药物治疗:目前,较为公认的治疗药物是甲氨蝶呤(具体用药听取产科医生的建议)。

2.手术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超声监视下清宫手术、宫腔镜下妊娠物清除术以及子宫瘢痕修补术、子宫切除术等。

3.期待治疗:对于初次治疗后瘢痕处胚物残留者,若瘢痕处包块较小,血β-hCG 下降满意,阴道流血少,可选择期待治疗。期待治疗过程中需要动态监测血β-hCG水平至正常,复查超声至包块消失,并随访阴道流血、腹痛及月经恢复等情况,并告知仍有大出血的可能。

七、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后的生育管理

七、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后的生育管理

对于无生育要求的妇女:推荐使用长期且有效的避孕方法,以避免CSP的发生。

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妇女:建议CSP治愈1年后再妊娠,并告知再次妊娠有发生CSP、胎盘植入、晚孕期子宫破裂的风险,建议尽早行超声检查明确胚胎着床位置,并密切监测孕期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剖宫产瘢痕妊娠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妊娠,带给母儿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对于有剖宫产史的妊娠妇女,均要警惕存在CSP的风险,建议于孕早期(6-7周)尽早行妇科彩超检查,若发现存在CSP应同时明确临床分型。除了少数强烈要求继续妊娠的患者外,对于大多数患者建议积极进行干预性处理。在此,祝愿每位准妈妈都能度过一个平安、健康的孕期!期待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