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阳光为笔,以草木为墨水

蓝晒是一种在阳光下的艺术之美

为更好的展示蓝晒之美

德阳巴川艺术美术组师生

整整筹备了两个月的时间

制作出不同类型的蓝晒艺术品

这场幕后的故事,又是怎样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晒是一种在阳光下的艺术,当铁盐遇见阳光只需片刻功夫,神秘的蓝色就会在纸上、布上、玻璃上、石头上、泥盘上绽放,这就是蓝晒工艺的神奇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承非遗文化,探索文明色彩。为准备此次蓝晒作品的出展,德阳巴川中学全体美术、书法老师凝心聚力,将三星堆文化与蓝晒相结合,带领着美术校队的同学们一起筹备与制作蓝晒作品,制作周期耗时两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晒艺术品筹备制作中

在前期的展品内容上便做了详细的分工,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内容,各个老师负责一个蓝晒版块内容进行设计,带领着巴川学子们共同制作。

杨伟老师/王福燕老师

蓝晒&三星堆青铜面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星堆青铜面具

作为此次难度最大的三星堆青铜面具艺术作品,其幕后团队集结了六七八年级20多位美术校队同学和两位老师,他们通过到三星堆博物馆参观学习以及查阅各种纹样资料共同设计完成,作品浑然精致,威严大气,放置于展区的正中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初稿到成型

在作品创作中,巴川师生们坚持了废物利用的原则。两米尺寸的作品骨架由废弃的画架制作完成、作品的背板则是由使用过的KT板粘接,结合了木工、电工等多学科的融合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绘制过程中,巴川娃们常常趴在画面上认真观察、实验。由于蓝晒有很强的随机性,会受到环境天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失败率很高,有些局部甚至经过三四遍的浸染、晾晒。

晾晒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晾晒过程

所以,大家看到每一个局部的色彩都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也使得整个三星堆青铜面具的色彩更加饱满丰富,它也是整个展区中最大的一个蓝晒艺术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伟老师和王福燕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讨论面具纹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伟老师组装三星堆青铜面具

赵越老师

蓝晒&巴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此次展品中的特别“名片”,赵越老师将“巴川”两个字的设计与三星堆文化代表性的花纹图案镶嵌相结合在一起。通过蓝晒的形式,让“巴川”两个字变得更为有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装裱后的“巴川”

陈瑶老师

蓝晒&三星堆纹样汉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晒&三星堆纹样汉服将蓝晒与汉服结合,对于陈瑶老师和巴川娃们来讲,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制作的过程中,由于是第一次制作汉服,更是第一次将蓝晒与汉服结合,所以每一步的进行都需要查阅许多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学们绘制三星堆纹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量尺寸

蓝晒的制作过程需要反复实验,陈瑶老师便带着同学们一次次不断尝试蓝晒的日照反应在布上呈现的效果,以求最好的呈现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置阳光下晾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晾晒时间产生的不同效果

在这此制作蓝晒汉服的过程中,每一个小小进步都让巴川娃感到欣喜,通过团队合作成功制作出一件蓝晒汉服更让他们成就感满满,在一次次实践中也让他们更加了解蓝晒的原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川娃们对汉服进行饰品点缀

沈星程老师

蓝晒&三星堆神话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星程老师绘制的神话故事手稿

此次工作坊的第二大板块内容——太阳神鸟连环画故事,由多幅蓝晒画面构成。沈星程老师将这个神话传说故事融入到日常的漫画选修课中,引导巴川学子利用所学的漫画与插画知识,共同去构建三星堆神话故事的画面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在师生共同头脑风暴之后,太阳神鸟连环画故事的八个画面内容已经跃然纸上,合作敲定了神话故事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星程老师与同学们讨论

“用黑白漫画的技法将画面创作完成后,我将画面制作成了菲林,这种胶片工艺是制作蓝晒的一种手段和技巧,同时本身也有着影像艺术的美感,这蓝晒连环画,是将现代的构思,远古的神话,前卫的工艺进行了三位一体式的融合,使遥远历史中的文物与图腾形象跨越时间长河,在我们的艺术表达中如繁星绚烂。”——沈星程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涂抹药水,盖上菲林,暴晒半小时,冲洗后形成的蓝白印染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呈现效果

此次除了制作太阳神鸟连环画故事艺术展品外,用连环画中的太阳神鸟与神树图案制作的蓝晒印章,也助推工作坊体验区成为高人气“打卡点”,吸引了诸多人前来体验制作一张精致的三星堆图案明信片,这也是带有巴川特色的“伴手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福燕老师

三星堆纹样饰品/文创作品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巴川的艺术工作坊展区,正中间映入眼帘的便是这一排工艺精良的三星堆纹样饰品与各类文创作品,吸引了大批文创作品爱好者进行拍照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星堆纹样饰品

三星堆纹样饰品作为此次格外吸睛的精美艺术展品,其背后是由王福燕老师带领着四五年级的孩子们一起设计的样式,针对每一个不同造型手镯,耳环,戒指,发簪发夹,设计出独一无二充满民族风特色的三星堆纹样饰品,最终用蓝晒手工的方式呈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星堆文创作品

三星堆文创作品由王福燕老师带着三年级的孩子们完成,是在三星堆太阳神鸟青铜人像等上面提取纹样元素进行再创作,用蓝晒与布的结合制作而成,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面为三星堆神话故事立体书

三星堆神话故事立体书,是由六七年级孩子们针对三星堆故事与纹样进行再创作再融合,用蓝晒的方式制作而成的立体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福燕老师带着同学们制作蓝晒过程中

唐燕老师

蓝晒&三星堆+二十四节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识一岁中的时候、气候、物候,并由此来安排一年四季的事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4节气艺术展品-手稿

为准备此次的蓝晒作品,唐燕老师带领着同学们选用了二十四节气的主题,将二十四节气的特征和可爱的“三星小堆们”完美结合,让大家能够更加生动地理解二十四节气文化,同时也能感到三星堆的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菲力纸进行手工拓印,描边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川娃涂蓝晒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阳光下进行晾晒

此次除了用布进行晒制之外,唐燕老师还带领着同学们尝试了用油画框、宣纸、团扇等丰富的材料进行探索和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晒制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油画框材质

“在这次蓝晒艺术品具体的创作过程,巴川的每个孩子都非常用心,无论是从开始绘制手稿,还是手工拓印、涂抹蓝晒液等过程,每一步都做的十分扎实,只为呈现出更完美的画面效果。”

——唐燕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展区域:从手稿草图到最终展区物品划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品筹划

从策划到制作,再到布展时的区域划分,每一步都进行了无数次的实践与讨论,耗费了巴川师生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最终才能呈现出如此精美的蓝晒作品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品布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展区

“旌湖之春”德阳市中小学艺术展正在进行时,德阳巴川中学欢迎大家前去巴川的点位打卡哦!

●展览地点:德阳文庙广场20号展位。●展览时间:5月7日一12日。●展览主题:巴川中学.蓝韵蜀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