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1日是第七个中国肥胖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减重有术 术写康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过50%,因超重和肥胖引发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代谢性疾病也在逐年增加。本文将为广大肥胖及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生活方式的专业指导和有关治疗的权威解读,帮助大家轻松Get科学减肥的正确打开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普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减重医学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体重管理分会牵头发起人陈图锋

关于肥胖症那些事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以脂肪异常蓄积为特征的疾病状态。随着经济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肥胖群体。能量摄入与消耗失衡,导致体内脂肪堆积,是肥胖症发生的基本原因。

如何能快速简便地了解自己的体型是否标准呢?我国建议使用体重指数(BMI)来诊断成人超重(24.0Kg/m²≤BMI<28.0Kg/m²)和肥胖(BMI≥28.0 Kg/m²),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如张三的身高为170cm、体重为85Kg,那他的BMI=85/(1.7*1.7)=29.41Kg/m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肥胖症与糖尿病关系密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和2型糖尿病现在已经变成了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它们的患病率在我国大幅攀升。

流行病学的数据告诉我们,目前我国成年人超重及肥胖患病率超过50%,也就是说2个成年人中平均有1人存在超重或肥胖。肥胖和糖尿病,就像一根藤上的两个瓜,经常结伴出现。当肥胖和糖尿病并存时可以简称为“糖胖病”或“糖胖症”。

肥胖患者体内存在脂肪堆积,尤其是胰腺和肝脏的脂肪堆积。胰腺和肝脏是胰岛素的产生和作用器官,因此肥胖会损害胰岛β细胞功能,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血糖升高,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此外,肥胖还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消化系统疾病,甚至引发社会心理问题。

在我国一亿多人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一半的患者存在超重或肥胖情况,肥胖的存在会加快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由此可见,肥胖和糖尿病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

糖尿病患者血糖什么才算达到缓解标准?

我国糖尿病缓解的定义是在没有运用降糖药及其他治疗治疗措施(如重复的代谢手术操作、胃肠腔内装置更换及可调节胃束带等)的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6.5%,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并维持至少3个月以上[4]。也就是说,获得糖尿病缓解的患者不吃降糖药,不打胰岛素,只需要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血糖就可以保持在正常水平。

目前糖尿病缓解的主要方法有针对超重/肥胖患者的生活方式(低热量饮食+运动)干预、代谢手术治疗及针对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的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前两种缓解糖尿病的方式均是通过减轻体重来实现,其中代谢手术具有一定的适应人群,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需要约2-4周的胰岛素治疗,依赖于专业的血糖管理指导,适合新诊断且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减重适合多数的超重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缓解的意义在于在疾病的早期最大程度地减少高血糖暴露时间,从而减少高血糖相关的远期性并发症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减轻体重真的能改善患者血糖甚至是缓解糖尿病?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探索其中的潜在机制。目前较为肯定的是,减重在减少全身脂肪的同时,也可减少肝脏和胰腺组织周围堆积的脂肪,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除此之外,减重还可通过许多复杂的机制来缓解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减轻体重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甚至还能缓解糖尿病。

对于“糖胖病”患者来说,科学减重尤为重要。这类人群减重的途径主要包括:饮食控制、增加运动、药物治疗及减重手术等。以减重为目的的饮食包括低热量饮食、极低热量饮食、间断进食、限时进食、生酮饮食等多种饮食方式。许多研究开始证实各种饮食方式对减轻体重和缓解糖尿病的作用。减重治疗原则上应低热量、低脂、适量蛋白饮食,并保证膳食营养素的均衡和限制总热量的摄入,其难点在于患者需要长期坚持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病程较长、合并症较多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则需要慎重选择以减重为目的饮食。对于减重饮食治疗方案的选择,建议大家向正规医疗机构的内分泌科、营养科等专业医师进行咨询。

运动则是与饮食并重的减重方法。超重和肥胖者应当尽量减少静坐,每周坚持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建议一周3-5天,总时长150分钟以上,运动量和强度应循序渐进,逐渐递增,避免连续2天不运动。运动的方式可以结合患者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等选择快走、打太极拳、骑车、打球等。

经过饮食及运动干预仍未达到理想体重的糖尿病患者,应当寻求医疗帮助,包括使用具有减轻体重的降糖药物,和医生讨论是否具有进行代谢手术的指征等。有肥胖或减重意愿的患者,可寻求多学科联合的减重指导,结合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指导和减重方案进行有效干预。

相较于单纯性肥胖,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程度更重,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更低,常合并血脂异常,且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对于超级肥胖患者而言,传统的治疗方案(饮食、运动、行为控制等)效果不佳。与传统非手术治疗不同,减重代谢手术已经成为肥胖症综合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重度肥胖人群首选的减重治疗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点关于减重的“心理”话

Q1:心理干预在减重中扮演什么角色?

肥胖症的治疗是一个多学科、综合干预的治疗,不仅包括生活方式干预、手术减重等生理层面,也需要关注到病人的心理层面,诸如心理评估及心理、行为治疗,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以及转介心理科进行规范的专科治疗。肥胖与心理问题存在互相影响关系,心理因素在肥胖的发生、发展、治疗以及康复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心理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的引导、干预,减少影响因素,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甚至可以持续巩固治疗成果。

Q2:减重与心理干预如何平衡?

肥胖症的群体存在的心理问题的比较普遍。若达到明确的心理疾病诊断标准,则需要心理科医生及时的介入,进行系统规范治疗,严重者甚至需要住院治疗。常规的心理科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对于达到诊断标准的心理疾病是基本的治疗手段,尤其是疾病严重程度达到中度以上者。当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互相影响时,应在有效控制躯体疾病的同时,积极治疗精神症状。肥胖症的干预和管理是一个多手段、全病程模式的管理,会涉及到多种行为的干预和策略支持,包括饮食干预、运动干预、不良行为的干预、心理干预等。

Q3:心理疾病患者也可能面临减重问题?

在过去对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家属和病友往往过多的去关注精神症状是否缓解,而对于躯体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问题,大家经常会忽略或者抱着侥幸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心态。随着精神疾病合并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的逐年升高,这个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甚至成为精神疾病全病程管理中需要亟需关注的问题之一。

精神疾病合并代谢问题涉及的影响因素包括:

(1)疾病因素:部分精神疾病本身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另外,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家族史、种族因素等人口学因素及久坐不动、酗酒、不良的饮食结构等行为因素也是易感因素。

(2)药物因素:抗精神病药可能通过多种受体途径影响糖脂代谢。因此,在心理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到体重等代谢方面问题,对于部分合并高代谢综合征风险或者已经伴有明显的代谢综合征的病人,也可以考虑至减重中心同时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干预,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做到“心宽而体不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