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对身怀癌症的老人在走投无路之下,找到了媒体。他们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来寻找自己21年未曾见面的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两位老人所言,在2000年时他们东拼西凑,拿出所有积蓄共7万元“赞助”了女儿的“留学梦”。

本以为三年后是学成归来,共享天伦之乐结局。谁知道经此一别,就是“此生不见”。

《辽宁晚报》将二老多年的心酸发布网上时,也顿时掀起了“滔天巨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网络的力量是强大的。没过多久其女儿曹茜的信息,便被扒了出来。

跟老两口想的女儿落魄,无言回家的想法大不相同。事实上,此时的女孩不仅有了自己的家庭,更是成为了大学的终身教授。

功成名就却改名换姓不肯归家,她到底就是如同网友所说的那样不知感恩的“白眼狼”,还是说其中另有隐情?

一、天降噩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的辽宁某家医院里,一对年迈夫妇沮丧地站在医院走廊上,手中的检查报告单使他们感到沉重。

医生确诊癌症的话语,在他们心头回荡,也成为了他们下定决心要寻找女儿的最后一根“稻草”。

早在数天之前,刘玉红就深感到身体不适。原来还想着忍耐一下,但最终还是在丈夫的陪伴下,进行了体检。本以为只是跟众多老年人一样的头痛脑热,但他们不曾料到,命运会如此残忍地开了一个恶作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玉红被正式确诊为乳腺癌,更不幸的是她的丈夫曹肇刚不久前也被诊断为肾脏癌。夫妻二人双双患癌的消息,这对原本就在贫困线上生活的他们,无疑是雪上加霜。

要知道两人日常生活都是依靠国家的低保金来维持生活,现在患病了面对昂贵的医疗费用和生活开销这可该怎么办。

这个艰难的时刻让人不禁问,他们难道没有亲人可以向求助吗?令人遗憾的是,他们虽然有子女,但似乎就好像不存在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0年时,他们的女儿就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前往了他国留学。一开始他们还有所联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三人便断了联系,生死未卜。

尽管二者也曾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找到女儿,但一直以来都没有任何结果。无奈之下,他们甚至根据工作人员的建议,申请了独生子女死亡补助金。

但因为无法证明女儿去世,这份特殊的申请也被拒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后,老两口的心情也是复杂。

一方面二人可以继续“欺骗自己”,为女儿仍然可能健在的消息感到欣慰;但同时丧失了补贴的他们,日子过的的确是越来越难了。

在得知两人都要不久人世时,曹肇刚夫妇对女儿的思想更是达到了顶峰,不过还在他们的遭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帮助他们实现最后的愿望——与女儿再见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各方努力,相关部门联系到了德国方面,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但遗憾的是,毫无音讯。

最终还是自称是其女儿的一位朋友看到了相关的新闻报道,并提供了一些重要信息。

原来对方不仅存活世间,还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并组建成了家庭。甚至在2004年,对方还曾回国参加了一场学术交流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生活无比圆满,一个生活贫穷窘迫。如此大的反差,也是让人唏嘘不已。可尽管如此,两位老人依然为女儿辩护,称她一直是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

不过这也让所有人感到了惊讶,为什么对方明明有机会与家人团聚,却选择了保持沉默呢?父母养了对方这么多年,她“凭什么”独善其身弃而不养?

二、争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茜的故事始于1979年,她的父母曹肇刚和刘玉红,虽然对这个新生命的到来充满了惊喜,但同时也有些失望,因为二者原本期盼的是一个男孩。

为此他们将所有的期待都寄托在了女儿身上,并期望对方能为家族带来荣耀。

在这样的期望下,曹茜的生活几乎全部围绕着学习。排的满满的课程表,也的确使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种成就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快乐,反而让她倍感压力。在家里,女孩也常常觉得自己被误解,长期月累之下她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疏远。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茜进入了青春期,她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复杂。她渴望自由,希望能够像其他同龄人一样享受生活。

但父母的严厉管教让她无法摆脱束缚,似乎在他们眼里分数才是最重要的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当她犯错时,身为她的父母完全不顾她的尊严,直接当着办公室所有人的面子对其进行了所谓的“辱骂教育”。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次的“碰撞”,让双方的关系越来越远,曹茜心中对父母的怨恨进一步加深。

然而这一切,还远远尚未截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中毕业后,成绩不错的曹茜满心期待能够进入心仪的大学——中山大学。可当她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却发现上面写着并非自己梦想所在之地,而是辽宁师范大学的名字。

原来父母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更改了她的志愿。之所以这样做,也只是因为“为了她好”。

尽管心中充满不满,但她最终还是顺从了父母的意愿,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或许也正是在这一时刻,积怨已久的情绪便按耐不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不过“羽翼”还尚未长全的曹茜,也并未直接“撕破脸”,而是不断的积攒着自己的力量。

在大学里,曹茜逐渐拓宽了视野,她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她决定出国留学,希望能借此机会实现自我价值。

当对方鼓起勇气向父母提出了这个想法时,尽管他们一开始对此有所顾虑,但在曹茜的坚持下,最终还是答应了她的请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筹集所需的学费,曹肇刚和刘玉红四处奔波,向亲朋好友借债。经过艰苦的努力,他们终于凑齐了7万元人民币,为女儿的留学梦想铺平了道路。

2000年,曹茜带着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憧憬,踏上了前往德国的旅程。

但此时所有人都意识不到,这次的国外之旅,彻底斩断了这个“特殊的亲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离家之后的曹茜似乎变了一个人,她开始频繁地向家里要钱,每次通话都是简短而冷漠。

渐渐地,三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少。

终于有一天,“风筝的线彻底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的告别都是无声无息的,在03年某一次的通话之后,曹茜“彻底”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再也没有了音讯。

纵然她的父母心急如焚,尝试着通过各种方式寻找这对方,但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无数次的寻找,都是无果而终。

他们开始担心曹茜在国外的生活,夜不能寐,甚至害怕她在异国他乡遭遇不测。可就跟咱们说的一样,对方非但没有落魄,反而是在国外打出了自己的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遗憾的是还未等到女儿回家,在2020年的冬天刘玉红便不幸逝世。而他的丈夫曹肇刚,在不久之后也随其而去。

如此悲剧,让人唏嘘不已的同时也引人深思。到底是孩子太过“白眼狼”,还是说是其父母的爱太过“扭曲”。

或许,造成如今的局面双方都是有做错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现实无法重来,斯人已逝这一切都成了定数。

那么话说回来,人们又该如何把控教育孩子的这个“度”呢?

三、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严师出高徒”的理念深入人心。

但你要知道,过度严格的教育可能会带来负面的效果。孩子的恐惧、逆反心理都是教育不当会产生的问题。

也正是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遵循合适的原则。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个性和需求,如何找到适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法尤为重要。

除了这些家长还应学会恩威并施,把握好教育的松紧度。既要确保孩子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又要防止过度严格导致孩子的心理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最应该注意的,还是成年人的情感因素。

千万不能让情感左右自己的行为,要有原则地处理各种问题。去做到尊重孩子,给予他们鼓励。

更何况学习成绩从来不是决定一个孩子,是好是坏。

家长应关注孩子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而不仅仅是成绩。这样可以避免负能量的传递给孩子,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家庭教只有兼顾严厉与慈爱,才能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培养出独立、自信的人格特质。

而不是最终造成,“我为你好,还落个埋怨的结局。”

笔者认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教育认知的偏差,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痛。最终这颗“射向女儿的子弹,再多年后正中两位老人的眉心。”

可问题是或许他们是有错,但这么多年的爱跟付出的确是没有掺假的存在。

如今他们早已离世,也不知道远在异国他乡的曹茜是否会有那么一瞬间的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