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肇庆市2024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573.10亿元,同比增长3.8%,排在全省第十,比2023年底上升了7位,实现了“开门稳”。

细剖一季度“成绩单”,肇庆各县市区呈现不同特点。从空间维度看,东南板块经济总量占全市一半以上,西北板块山区县增长总量仍处于后追地位;从增速来看,封开、鼎湖(肇庆新区)、高要三地增速均突破6%,跑赢全国、全省大盘。

同时,从时间维度看,高要、端州、四会长期占据经济总量前三名;从支撑度来看,全能选手起到“压舱石”作用,但重点地区仍有空间,各地也纷纷提出追赶举措……

当前,肇庆各地持续加力,不断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力推动经济稳中加固、稳中提质。

压舱石更稳:全能选手发展优

开年以来,肇庆市各地都掀起了拼经济、抓发展的热潮,喊出了“爱拼才会赢”“一刻都不能耽误”的口号。在这一背景下,肇庆各地纷纷拿出干劲、拼劲,抓生产、抓项目、抓投资,一季度经济呈现出较强韧性。

从总量看,高要区、端州区、四会市扮演了肇庆经济基本盘中“压舱石”的角色。

2024年第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中,高要区113亿元、端州区106亿元、四会市99亿元,依次位列全市前三名,成为重要贡献者。

作为肇庆市的“龙头”区域,高要区经济总量常年保持第一,没有明显的发展短板。今年一季度,高要超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固定投资增长14.5%,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农业产业加快发展,消费活力持续增强,GDP总量仍位列全市第一、增速位列全市第三,成为肇庆经济稳增长的“定海神针”。

持续守擂既有先天优势,也有后天努力,更有拼搏精气神。

高要区开发时间相对较早,经济发展均占据先天优势,长期以来通过工农两手并抓,夯实了经济增长“压舱石”。目前,高要正在打造“虾米鸭猪羊桂”六大全产业链,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9%,起到农业“压舱石”作用;工业方面,肇庆金利高新区发挥“大引擎”作用,一季度新引进项目总投资额30.8亿元、占全区80%以上;再比如,高要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金利五金备受海外市场喜爱,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7%……高要处处迸发发展活力。

从经济位次来看,端州一季度GDP反超四会,怀集总量始终稳居山区县第一。

与四会相比,端州并不占据工业发展优势,但其开年以来大大小小的促消费活动不断,大批游客市民涌入活动现场、文旅景点、酒店食肆、商圈小店等,打造了城市经济新增长点,凭借3.9%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进位争先。

在代表发展后劲的工业投资增速上,四会(23.9%)和鼎湖(22.7%)工业投资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合计拉动全市增长13.1个百分点,意味着更强劲的发展动能正在孕育。

如果说一季度的GDP数据只是阶段性表现,不排除有短期波动,那么放在更长时间坐标上来看,高要、端州、四会始终是肇庆全能选手。

以2022年—2024年三年一季度GDP总量来看,这三个县域几乎始终占据前三名,争抢第一把交椅。其中,高要区GDP总量从2022年96.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02.4亿元,再到2024年的113亿元,实现三年稳定递增;四会市时而受短期波动影响,经济总量有升有降,但也都在99亿—105亿元之间;端州区一直凭借多年发展优势,不断寻求新增长空间,总量稳居前三名。

足以见得,三地是肇庆经济大盘名副其实的“压舱石”。

快马加鞭:工业强则增速快

工业经济既是肇庆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经济的重要“稳定器”。

来看数据,今年一季度,肇庆工业增加值为196.70亿元,对经济的贡献率为46.1%,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9.24亿元,同比增长4.5%。

县市区层面,一季度GDP增长位居前三位的封开县、鼎湖区(肇庆新区)、高要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率分别为19.6%、17.1%、7.1%,增速分别居于全市各县市区的一、二、四位,工业增长对于各县市区的拉动作用可谓明显。

其中,封开持续在绿色建材和开发矿产资源方面发力。一季度,华润水泥完成产值13.4亿元,推动增加值完成6.3亿元、增长11.5%;润信大排矿产能逐步提升,一季度新增产值1.73亿元、增加值8800万元;共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48个百分点,助力工业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两个大企业强势拉动,促使封开工业支撑作用明显。

一季度,鼎湖区(肇庆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彰显出强劲的发展动力。细看数据发现不少亮点和新信号:22个制造业项目纷纷进驻,发展动能持续累积;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超全省及全国,两区产业韧性再度夯实;17个项目于一季度开工竣工投产,一批发展新动能正蓄势勃发……

今年初,肇庆市通过了《关于新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的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基本思路,还提出将通过“塑体系、筑平台、引项目、育企业、抓创新、促转型、强县域、优环境”等措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在这一背景下,肇庆的工业投资和新投产企业展现出强劲的动力和势头。

今年一季度,在协鑫年产10万吨新型深共晶电解液项目、肇庆(宝龙)万洋众创城、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项目(一期)等一批项目的带动下,全市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6.9%。一季度,上年新入库的23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累计增加值6.11亿元,同比增长192.1%,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个百分点。

挑战仍继续:支撑力强根基才能稳

虽然全市经济实现了“开门稳”,压舱石稳住了基本盘,但经济运行稳中有忧,增长压力仍然存在,各县(市、区)中,广宁、肇庆高新区、德庆3个地区支撑力较弱,增速合计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只有11.4%。

肇庆高新区是肇庆工业主战场之一,一季度表现相对波动。一方面,肇庆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放缓,工业发展下行压力加大。另一方面,受大环境影响较大,新能源汽车及新型储能两大支柱产业产值有所下降,新的支撑增量较少,导致出现阶段性波动。

挑战已经显现,必须正视短板。肇庆高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在于小鹏汽车与宁德时代两家大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想扭转被动局面,应持续服务好“双龙头”发展,聚焦新能源汽车与新型储能两大产业,加快引进新的特大项目,锻造更具韧性的经济基础。

对此,肇庆高新区提到,将聚焦“双新”产业,加快“双核一城”发展建设,确保总投资20亿元的小鹏智能新能源汽车新车型项目尽快实现量产;力争上半年新引进制造业项目总投资超80亿元;以培优育强推动工业经济稳中提质,并建设跨境电商集聚区,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季度“成绩单”中,广宁县农业指标受核减影响,农林牧渔业产值同比下降1.3%,拉低其自身GDP增速。为此,广宁县,提出将创新思维强特色,引导重点家禽企业补栏,积极协助引进原种母猪,加快肉兔棚架建设,着力发展肉鸽产业,保障肉食品深加工项目尽快投产运营,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德庆在全市经济大盘中相对处于支撑力较弱状态。德庆的核心短板在于工业,规上工业增加值负增长、新增开工纳统项目总投资额与同期相比偏少、家具建材产业总产值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为此,德庆提出,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招商引资和增资扩产同向发力,力争全年完成制造业计划投资额65亿元,年内完成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均增长10%。

短期波动不足为惧,但要有正视短板弱项的信心,有平稳穿越低迷期的底气,有支撑全市经济大盘的能力。

为夯实全市经济支撑力,肇庆市第一季度经济分析会提出,将持续开展制造业项目建设“大会战”,利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推动一批工业技改项目加快实施,围绕低空经济、楼宇经济等新型经济增长点谋篇布局,抢抓机遇培育新增长点。

肇庆各县市区也当沙场赛马、比学赶超、奋勇争先,追风赶月莫停留、凝心聚力加油干,合力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的肇庆乐章。

撰文:王焌鑫 刘亮 卢逸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