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唯有此地潇湘盛。”湖南,自古以来就涌现了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比如齐白石、沈从文、田汉等等。而在湖湘文化的书香浸润下,湖南仿佛骨子里就带着对于教育的重视。

大学时期作为学子初步独立的重要阶段,学校的培养和引导在这一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在湖南,就有这么一所高校,培养出的学生可以说是个顶个的优秀。你要问这所学校是谁?它就是坐落于湖南省衡阳市的南华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近毕业季,相信大家已经刷到不少“某某大学宿舍全员上岸”的消息,当然,这样的“研”值百分百的宿舍在南华自然也少不了。最近,小编就了解到南华的“三省四栋5030”宿舍,全员上岸成功。这一宿舍来自电气工程学院,其中两人保研至华东理工大学,一人保研至重庆大学,一人考研至中国科学院大学。这四位同学不仅全员上岸,而且上岸的院校层次都十分优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细细探究后,这样的学霸宿舍在南华早已是“常态化”涌现。那么为何能出现如此盛况,不妨将南华大学的这四位优秀学生代表当作“赛博老师”,来探究他们是如何取得优异成绩的!

小编翻阅资料,发现了这四位学霸的一大共同点:四人大学期间均积极投身竞赛。他们在大学期间共获得国奖19项,省级奖项22项。其中,许多竞赛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广受认可,含金量很高。这样的履历,无论是在保研、考研面试,还是之后就业的就业过程中,都能够成为简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增强自身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学生自身的锐意进取,学校显然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悉,在育人过程中,南华大学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将学科竞赛活动融入人才培养的过程,构建了“通识+专业+竞赛+特色”的课程育人体系

简单来说,就是南华大学整合了师资力量、创新实践基地等各类资源,通过本科生导师制的方式与科研平台协同推进学生进行赛事锻炼。南华对于“以赛促学”的措施,辐射到了许多学生。除了上文提到的学霸宿舍之外,此前南华被《人民日报》报道的优秀学生代表刘佳宁,也有着十分丰富的竞赛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佳宁是《人民日报》全国百名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优秀代表之一。小编注意到,刘佳宁曾说:“我的太阳是潜心科研,而成长的养分来源于身边的良师益友。”正如其说所,丰富的科研经历,不仅让刘佳宁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而且大大提升了她的综合能力。

无独有偶,除她之外,南华还有一对学霸情侣“手握SCI”,分别直博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保研重庆医科大学。要知道,在大众印象中,一般硕士与博士阶段才有机会参与科研,更别提本科发表SCI是何种成就了。

小编通过这一喜报“顺藤摸瓜”,果不其然,发现南华大学十分重视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该校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导向,推进教学和科研相融合,将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南华构建了“三环节十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独特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每年举办创新创业活动300 余场,确保了学生参与全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具体措施上,以该校最具代表性的核学院为例,该学院不同专业老师发起成立“核研社”,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特色学术活动互动交流。其中,“核研社”并不只局限于校内学术活动,还带领并鼓励学生到国内知名涉核高校和科研院所参加学术活动。除此之外,该学院还通过课题组、科研兴趣小组等方式,将专业导师制融入科研兴趣小组,以此来激发本科生科研兴趣并以互帮互助、集思广益的形式使本科生能长久保持科研的热情。

在该校的精心培养下,学生每年参与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超3000人次,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与学科竞赛学生超16000人次。值得一提的是,该校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立项 580项,其中推荐省级348项,含重点项目2项,立项总数连续7年排名省属高校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华大学地处湖南这一钟灵毓秀之地,所培养出的学子不负“唯有此地潇湘盛”的美名。所谓“见贤思齐焉”,看着这些同学的优秀,想必屏幕前的你也已“热血沸腾”,想成为和他们一样乘风破浪的“后浪”。那么,小编建议优先选择育人实力较强的南华大学,这里定会成为你追逐梦想的最佳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