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山东省社会信用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赵恒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专访山东省社会信用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赵恒杰

中宏网山东5月11日电为深入宣传推广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全方位立体化展现山东省信用建设生动实践和创新举措,山东省社会信用中心于5月13日启动“向‘信’而行 ‘诚’势而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题采访活动。

山东省社会信用中心主要承担了哪些信用建设工作?开展此次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题采访活动的初衷是什么?此次活动又有哪些主题?就这些问题,山东省社会信用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赵恒杰接受本网专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下是赵恒杰访谈:

本网记者:请问山东省社会信用中心主要承担哪些信用建设工作,目前进展如何?

赵恒杰:山东省社会信用中心主要承担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宣传、推广,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研究和社会信用监测,按规定提供信用服务,运行管理维护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系统等工作。近年来,在省发展改革委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扣职能定位,聚焦重点工作,践行“勤勉敬业,追求卓越”的工作理念,推动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一是平台运维优质高效。持续优化完善平台功能,高标准完成省市信用一体化建设,数据归集量质齐升。累计归集数据170.6亿条,居全国前列,合规率长期保持100%,瞒报率连续12个月为零,人民日报作专题报道。二是信用服务质效显著。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推出“两书同达”,实施公共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实现对企业信用修复的全链条贴心服务;接入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23家,规模居全国前列,助力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三是理论研究成果丰硕。围绕信用监管、信用服务、信用文化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与科研院所、省内外高校合作,共同开展40余项课题研究,获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发展改革委优秀成果奖15项;在《中国工程咨询》《山东宏观经济》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6篇,出版专著1部,多篇专报获省领导批示。四是诚信氛围日益浓厚。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深入宣传信用法规政策、信用建设典型案例。在2023年全国信用建设成果观摩会中,被授予“省级特色单位”称号,位列第一名。连续多年举办“美德山东 信用山东”微视频和公益海报设计大赛;选取部分优秀获奖作品,在省发展改革委、省文明办等省直单位,以及泉城路彩云大厦投放LED大屏,传递“诚实守信受益,违法失信受限”的价值理念,营造“知信、用信、守信”良好氛围。五是示范建设亮点纷呈。青岛、烟台、龙口、荣成在国家信用监测排名中长期稳居各类别第一;国家信用城市示范区累计获评城市总数、地级市总数、覆盖率均为全国第一。

本网记者:开展此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媒体行”主题采访活动的初衷是什么?

赵恒杰:近年来,我省在行政审批、行业监管、基层治理、营商环境优化、信用+场景应用等领域,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和亮点,起到了先行先试的作用。本次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各新闻媒体传播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宣传推广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场景、新模式、新成效,从制度创新、监管创新、服务创新、应用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度挖掘,提炼形成信用建设的山东经验,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山东方案。

本网记者:请问本次“媒体行”活动,主要围绕哪些主题进行采访报道?采访范围有哪些?活动计划持续多长时间?

赵恒杰:本次“媒体行”活动,主要围绕诚信文化建设、政务诚信建设、信用监管、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信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信用助推营商环境优化、信用促进企业融资、 “信用+”应用场景创新等11个主题进行。采访范围为全省16地市,涉及近40个县市区,分两批次5条线路同时推进,共计持续约两周时间。

本网记者:请问此次“媒体行”活动,主要邀请了哪些主流媒体,宣传渠道和宣传方式都有哪些,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宣传效果?

赵恒杰:本次活动邀请了人民日报、央广网、新华网、中新社、人民网、中国网等国家级媒体,山东广播电视台、大众网、大众日报、齐鲁网、中国山东网、鲁网等省级媒体。希望借助这次活动,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矩阵传播优势,全方位立体化展现各市、县(区)信用建设亮点特色及经验成效,构建良好的“知信、守信、用信、增信”社会氛围,促进社会诚信建设,推动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努力成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探索者、创新者、引领者。

本网记者:围绕服务和推进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心今年计划组织哪些宣传活动?

赵恒杰:在深入开展好这次“媒体行”活动的基础上,今年我们还谋划开展两项宣传工作。一是持续宣传统筹推进“美德山东信用山东”建设成效。组织开展美德山东信用山东第五届微视频大赛和第三届公益海报设计大赛,统筹做好大赛作品征集、评选、颁奖和宣传等各项工作,持续宣传美德山东信用山东建设成效。二是创新举办全省首届“信用赋能高质量发展”劳动竞赛。为普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业务标准等知识,举办“信用赋能高质量发展”劳动竞赛,弘扬诚实守信理念,营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