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疆之北是阿勒泰,她是狂野的梦,她是山野的风。

作家李娟在散文集《我的阿勒泰》中,用极细腻的笔触讲述自己在阿勒泰生活的点滴,为我们留下关于北疆无限的想象。

昨天,由马伊琍、周依然、于适主演的同名迷你剧《我的阿勒泰》迎来落幕。巴太和李文秀结尾的对视为这部剧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但我们向往阿勒泰的心,从未停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阿勒泰》剧照 | ©《我的阿勒泰》

若说新疆是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那阿勒泰就是天堂的中心。地处中国西北的阿勒泰,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接壤,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并具。

马伊琍回忆起拍摄的时光,形容阿勒泰为“任何机械的镜头都无法记录那个地方的美”“在阿勒泰的两个月像做了一场美梦”

如果说今年夏天有一个地方已经被预定成为顶流,那一定是阿勒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向着新疆西北最边陲出发,目的地是阿尔泰山南麓的哈巴河县,也是《我的阿勒泰》剧组多次取景的地方,我想在这里寻找张凤侠、李文秀们的的阿勒泰。

一路西行进至哈巴河县齐巴尔镇,柏油马路慢慢变成更朴实的土路,穿过导航所说的桥洞,无意转头,原来不知何时右手边有一条河道一直与我同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巴河 | ©曹元

当眼前的景色渐渐和脑海中的剧照重合时,我终于找到了那棵没有章法肆意生长的树、也遇见了剧中的饭店,还有张凤侠的小卖部。

小卖部的蓝色招牌被风吹起,仍旧打着剧中相同的节奏,仿佛下一秒推开门,张凤侠就在这里修那台老旧的电视机。在这片戈壁上只有寥寥几间老屋,可以看得很远很远,心被拆碎铺平在草地上,什么都不用想。

哈巴河县铁热克提乡境内,有一处村庄是中国八个最美小镇之一,它的名字叫白哈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伊琍饰演的张凤侠 | ©《我的阿勒泰》

隔着中哈边界大峡谷中奔腾的河流,与哈萨克斯坦的大山遥遥相望,这里是西北第一哨。沿着村里的路走到尽头,是西北第一村的石碑打卡处,拍照之余在这块高台上远眺,可将白哈巴村尽收眼底。

整个村庄被群山环绕,尖顶木屋与圈养牛羊的栅栏有致分布,背后依着云杉松木白桦林。傍晚毡房升起炊烟,马儿在清澈溪流处俯身饮水。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沉静,时间似乎也变得漫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中的白哈巴,牛羊成群 | ©《我的阿勒泰》

来到白哈巴,一定不能错过的就是木屋。原木小屋不仅有童话般的浪漫,更有着当地人的智慧。入住白哈巴村的第一天,隔壁家主人正在建新屋。榫卯固定排排整根原木构成了屋子主体,木头间手动铺上青苔草泥,浇水就会膨胀填满缝隙。

在《我的阿勒泰》中饰演哈萨克族小伙子巴太的演员于适,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居住在木屋客栈的视频,坐在木屋的阳台,远处群山连绵、天色如洗,身后青草茵茵、绿意盎然,拨动琴弦轻轻唱起哈萨克语的歌谣,心灵在此获得无比的平静祥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哈巴的木屋 | ©刘军

循着一望无际的绿,我来到了那仁牧场

“牧人们守着一座财富的大山,却甘心赶着羊群从中走来走去,仅仅是经过而已。虽然说不清原因,我还是要赞美这种‘甘心’。”《羊道》中李娟这样讲起夏牧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牧场自由奔跑的马儿 | ©《我的阿勒泰》

巴太叼羊时在这里肆意驰骋,文秀和托肯跑过这里前往拖依。羊群走过,牧民用汉语向镜头招呼,云朵低得要躲到山坡下,原来这就是“风吹草低现牛羊”。

学着李文秀,我在草地上没有尽头地跑着,把风都远远地甩在身后,想就这样跑进李娟的文字中,做一天阿勒泰的自由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处是雪山,近处是密林,脚下是草甸,天上的云很低很低,显示出一种厚重的白。”这是《阿勒泰的角落》对喀纳斯的描述。

喀纳斯的美留在雪山脚下、湖水边、公路旁,日出时、夕阳下、薄雾里,无论何处何时,都指挥着人举起取景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纯净的喀纳斯湖 | ©陈幽攸

喀纳斯湖,世界上最年轻的、最深的高山湖泊。

冬季冰封的湖面逐渐消融,如果在夏初探访,也许你会成为第一个发现湖水变为浅绿碧蓝色的“探险家”,发现那条碧色丝绸落在林中。

坐上游览车,过三湾去登台。真可谓湾湾都是美景,神仙湾薄雾笼罩,仿佛有神真的在此驻足;月亮湾的河道蜿蜒,如蓝宝石嵌于喀纳斯河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喀纳斯月亮湾 | ©图虫:Pretender890

沿着一条木栈道下行,一步一景直至卧龙湾。水中的一片绿滩如龙卧于其间,故得此名。

有人说,不来喀纳斯,枉来游北疆;不登观鱼台;枉来喀纳斯。站在距湖面六百多米的观鱼台放眼远眺,琥珀般的湖水从源头向远方摇曳而去,云山衔接,行至苍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喀纳斯湖畔的观鱼台 | ©图虫:ljin

坐落在喀纳斯湖畔的禾木村,被誉为“东方小瑞士”。这里如同上帝打翻的调色盘,五彩斑斓,湖蓝草绿天碧云白,格桑花在夏日开满山野,每种颜色都张扬着极致的美。

牧马人在林间打马而过,成片的白桦林排列筑成树墙,在这样极致的广袤的绿意面前,人似乎慢慢变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片的白桦林是牧马人最美的背景 | ©《我的阿勒泰》

观景台上,从不缺等待日落的人。这里是欣赏禾木村全景的最佳位置,借着夕阳俯瞰,村庄的木屋与茂密的森林一览无遗。

当落日收起最后一抹余晖,夜晚又即将馈赠浪漫的星空,那是高山之上“手可摘星辰”的乌托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禾木村的日出 | ©阿霖的旅行

在禾木的吉克普林有一片高山草甸,这里手机信号很弱,所以我们有足够长的时间听偶遇的牧民,慢慢讲述他们生活的流转。

吉克普林草原山坡少而平缓,是赛马的好去处。叼羊则是在赛马的基础上进行抢夺羔羊的一种竞技性比赛,马背上的选手们肆意张扬,策马奔腾。尘土飞扬中,队员们各出奇招,“海底捞月”“镫里藏身”,那仿佛可以无尽挥洒的生命力也点燃了观众的热情,叫好声连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牧民带着马儿在河边饮水 | ©图虫:摄影师一方L

北疆的哈萨克牧民——大约是中国最后一支保留原始生活方式的游牧民族,季节不同,牧场适宜饲草也不同不同,所以牧民们逐水草而居。

牧民们说其实禾木的水草足够丰沛,但为了保护自家草场,他们仍然选择像祖先那样带着牛羊出门与自然打交道。毡房的生活并不枯燥,牧民们有足够的马奶自制马奶酒。

分别前,女主人送我一块当地黑药皂,带着无病无灾的祝福,我们约好下一次一同观看赛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克普林也是著名的滑雪胜地 | ©图虫:郑午

次日清晨,缭绕朦胧的晨雾与日出又给予禾木新一番的感受,就是这样丰盈的阿勒泰,滋养了李娟那样深情灵动的文字和那样深刻热烈的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禾木的清晨笼罩着一层薄雾 | ©图虫:莎丽李国秀

在《我的阿勒泰》之外,现实中的阿勒泰还有更多远方未曾提及。

“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虽然名字中带海,但这里却没有海,只有高山和流水,密林和草原。可可托海在蒙古语中指“蓝色的河湾”,而哈萨克语中是“绿色丛林”的意思。

乘大巴车进入额尔齐斯大峡谷,途径两颗相依的“夫妻树”,到达“蓝色的河湾”额尔齐斯河。沿路许多栩栩如生的巨石,人头马面、诺亚方舟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额尔齐斯大峡谷溪流 | ©视觉中国

可可托海的三号矿坑“大地之眼”,曾经是地图上不存在的一个地方,在这里产出了“两弹一星”的原材料。

如今机器的轰鸣早已不在,但这里留下了新中国前进的脚印,历久弥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 | ©视觉中国

如果你是摄影发烧友,可千万别错过五彩滩。雅丹地貌色彩斑斓,夕阳将落之时的色调令人痴迷。落日余晖中,额尔齐斯河的水面与壮观的额尔齐斯大桥交相辉映。

五彩滩漂亮,一河两风景。”山崖下胡杨林碧绿繁茂,而另一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荒芜寂寥,如此割裂却又这样并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彩滩 | ©视觉中国

顺着长长的公路,尽头是一片荒诞、神秘、蔚然、壮观的景象。万年历史变迁,留下风蚀岩群,造就了魔鬼城

未到入口,狂风先至,明知无魔鬼,却感受到怪异魔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勒泰福海县乌伦古湖吉力湖海上魔鬼城 | ©图虫:陈小羊

进入景区,四周石柱、山丘和土包将我们重重包围,空隙中是粗粝的猎风狂奔怒吼。虽未真正体会到夜半风起,城中风声的凄厉哀鸣,但眼前的无边荒凉震撼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风景人文看遍,就忍不住贪恋舌尖上的享受。

生活在阿勒泰的哈萨克族,一天是从包尔萨克开始的,这是由面粉鸡蛋牛奶炸制的一种哈萨克美食,酥脆的包尔萨克配上奶皮子和各种果酱,咬下一口酸酸甜甜伴着水果的清香在口中炸开。

如果不喜欢甜口,还可以用筷子撑开空心,夹着咸菜或熏肉吃,再来上一份由牛肉和洋芋做的胡尔达克,干一大碗酥油奶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尔萨克配咸菜 | ©洛航

来到最会吃碳水的新疆,著名的大盘鸡馕坑肉也不得不尝。大盘鸡以新疆代表菜之姿在祖国大江南北遍地开花,而我来到新疆只为品尝它的灵魂皮带面。

大盘鸡的大是有目共睹的,整只三黄鸡加土豆充分炖煮的分量,普通小盘子可承接不住。而主食皮带面,就好像天生为大盘鸡而生。

消灭掉一些盘子里的鸡肉留一个蓄满汤汁的窝窝,将刚煮熟的面倒进去快速搅拌,面皮又宽又长裹满汤汁,入口鲜香满足,好不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盘鸡配皮带面 | ©视觉中国

红柳肉串吃腻了,那就试试另一种风味的馕坑肉。用馕坑余碳把穿在架子上的肉连焖带烤烤熟,肉吸收了馕的香味,外酥里嫩,脆皮内包裹着多汁的羊肉,再来上一个热馕,香味直击灵魂,配上一口热茶,千金都不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馕坑肉 | ©视觉中国

阿勒泰的丰沛雪水滋养出山谷中生长出不可多得的黑蘑菇,阿勒泰黑蘑菇营养丰富,口感松香绵久,是当地不容错过的特色美食。

黑蘑菇外表发黑,切开后内里又白又嫩,在大厨的手下煎炒炖炸各有特色,形成了黑蘑菇拌面、清炒黑蘑菇、黑蘑菇汤饭等一道道美食。

黑蘑菇汤饭与想象中大相径庭,原来不是米饭而是面片作为主食,灰扑扑的一碗看起来像黑暗料理却意外的鲜美无比。黑蘑菇与青椒肉片炒得油亮,拌上劲道的面条,实在是歹得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勒泰黑蘑菇拌面 | ©阿勒泰地区文体广旅局

陆地上的吃食结束,再将视线转向水中。

阿勒泰狗鱼是阿勒泰地区特有的一种冷水鱼,是淡水鱼中性格最凶猛的一种鱼,因像水中的“疯狗”得了这响当当的名号。

作为佳肴,狗鱼在美食圈的名号也是响当当,因其所含脂肪较低,肉质劲道,几乎是每家阿勒泰菜馆的香饽饽。

狗鱼能红烧、能干炖、还能爆炒,若都嫌麻烦,那就直接烤着吃吧。撒上当地的自然和辣椒面,外酥里嫩,少刺多肉,直喊想再来亿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狗鱼 | ©阿勒泰地区文体广旅局

文有尽,而美无穷。阿勒泰永远有下一个美景等待着被发现、被看到、被记录、被怀念。也许是梦幻小城一般的布尔津县,也许是雄奇神秘的可可托海,也许是斑斓独特的五彩滩……

正如马伊琍在首映现场说的,希望大家有机会,都可以远离尘嚣,去阿勒泰做一场梦”

策划/Rachel

文/宋淮

图/见文中标注

编辑/Tasia

长期征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