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五中学周边胡同狭窄、车流量大,多年来一直是个堵点。近日,西城区陶然亭街道对龙爪槐胡同、姚家井二巷进行了交通改造,通过机动车改为单向通行,优化车道微循环流线,使交通拥堵得到了缓解。

龙爪槐胡同、姚家井二巷改造前均为车辆双向通行。这一区域内坐落着北京市第十五中学、北京市第十五中学附属陶然亭幼儿园,还有多个小区和机关单位,停车需求大,公共停车设施匮乏,非机动车和机动车违法占道、杂乱停放的情况严重。在早晚接送学生的时段,人流量、车流量大,加之道路狭窄,经常拥堵。

为了打通堵点,陶然亭街道结合居民需求和地区实际,决定通过对龙泉西部片区进行交通管理措施调整,在该片区内形成若干不交叉、不重叠的交通环线,科学引导车流,改善交通状况。

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就设计方案开展民意调查,倾听居民意见,反复调整改造方案。“这一单向限行,我们进出小区就得多绕5分钟,太麻烦了。”“您看,咱这胡同确实比较狭窄,虽然只能从南边走,但是能避免拥堵,保证安全问题,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面对居民的不解,工作人员耐心讲解。最终,改造涉及的1400余户居民中参与率和同意率均超过了80%。

征得居民同意后,街道确定了改造方案:龙爪槐胡同南北走向路段(陶然亭路至龙爪槐胡同东西走向路段)禁止机动车由南向北方向行驶、姚家井二巷(龙爪槐胡同至菜市口大街段)禁止机动车由西向东方向行驶。街道联合交通、城管委等部门对龙爪槐胡同、姚家井二巷进行单行线改造,加装禁限标志、指示标志。同时,增设交通协管员,每天至少对胡同开展两次违停检查,进行交通疏导。自上月底实施以来,每逢早晚接送学生的高峰,道路的拥堵情况有了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