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季的飓风,终于刮到了千疮百孔的妙可蓝多。

5月9日“国产奶酪龙头”妙可蓝多宣布签约王一博为代言人,由于王一博自带争议流量,这消息也早早出现在了微博热搜榜上。

随着流量明星热度而来的,还有第二条热搜——“妙可蓝多市值三年暴跌350亿”。

不久前,妙可蓝多发布2024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收入为9.50亿元,同比下降7.14%;归母净利润为0.41亿元,同比增长70.63%。整体仿佛不错的答卷,背后却是到5月9日收盘,妙可蓝多的股价为14.45元,公司市值为74亿元,股价较最高价急剧缩水逾八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王一博和暴跌传播更远、更广的,是5月9日当天网友发现,妙可蓝多奶酪制品的配料表中,含有一项疑似“反式脂肪”的“食用油脂制品”的成分。

反式脂肪对健康并无益处,也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食用反式脂肪将会提高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机率,也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危害。

据悉,食用油脂制品是否是反式脂肪一直处于争议状态,但不可避免的都认为食用油脂制品中是有可能含有反式脂肪的

同一日连上3次热搜,3次均与“冲突”有关,妙可蓝多遗留的泥沼到底有多深?

1

玩资本游戏或引火烧身

事实上,妙可蓝多虽然生产“奶酪”,但追根溯源,它诞生之初名叫山东农药,实打实的卖农药老牌公司。

山东农药是山东淄博市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创建于1949年,是我国农药、化工重点骨干企业,主要生产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

但上市后不久,山东农药就开始多次易主。

2000年,山东农药更名为“山东大成农药股份有限公司”(大成股份),后又更名为山东大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化工集团,但大成股份的业绩一般,被同处于淄博的山东华联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借壳”上市,公司名也更名为华联矿业。

又过了4年,华联矿业的业绩也出现了问题。2015年,上海一家叫广泽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入主当时的华联矿业。

广泽食品当时的总裁和大股东,就是现在的妙可蓝多实际控制人柴琇。

依旧运用资本玩法“借壳”华联矿业上市的同年,广泽股份收购了妙可蓝多(天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进入奶酪行业,并开始使用“妙可蓝多”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生产农药到采矿,开始做起了食品,三次易主,直到2019年,公司真正更名为妙可蓝多。

但短短一年后,妙可蓝多又再次换东家——蒙牛。借壳上市以及蒙牛控股,是妙可蓝多的资本市场战绩。

妙可蓝多的股价从2018年10月11日的最低价6.88元开始启动,一路上涨至2021年5月25日的最高价84.50元,公司市值最高达到约351亿元,此后公司股价进入大滑坡。

2024年2月6日,妙可蓝多的股价最低一度跌至11元,市值缩水350亿,相当于跌没了当年的几个自己。蒙牛也受其业绩和股价下行反噬。几次增持浮亏超过2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归其缘由,或许借壳上市以来,资本困境一直笼罩妙可蓝多。

一方面,妙可蓝多的奶酪棒等大单品,偏向零食属性,受C端消费环境影响很大。养娃家庭并不笨,在全球经济上升期,以营养成长为卖点的奶酪棒自然大受欢迎,但在经济放缓的当下,零食奶酪作为最为可选的弹性消费品,当前需求必然越来越较弱。

妙可蓝多的业绩也因此起伏很大,近两年处于疲软状态,部分机构投资者开始下调妙可蓝多的盈利预测。

不仅浙商证券下调了妙可蓝多的盈利预测,华西证券也将妙可蓝多2024-2025年营业收入预测由52亿元、64亿元下调至47亿元、53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使用流量明星快速积攒人气,这样的资本运作,对长期依赖营销的奶酪品类并不友好。

成也营销,亏也营销。2017至2022年,妙可蓝多5年时间销售费用涨了9倍。按照年报,2023年半年度妙可蓝多广告促销费用就达到3.3亿元,“增收不增利”因素显而易见。

而且业内认为,奶酪行业高毛利吸引大量品牌涌入开启价格战,但高毛利与更高的获客成本相比,妙可蓝多想要通过营销推动业绩增长这条路己越来越难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妙可蓝多前一任代言人是孙俪,合作不到四年时间就急于换代言人王一博,背后是妙可蓝多迫切希望转嫁新的品牌形象,就算是争议中也要快速破局

王一博是顶流无疑,但也是网上最容易“引战”的明星。粉丝群体巨大,但也有无数网友吐槽他尴尬的演技,紧揪流量明星没有沉淀的先天缺陷,以及谩骂部分粉丝的不可理喻。

更换代言人能让资本兴奋,带来更多的关注度,也带来一大部分消费群体的厌恶,更有可能。

2

食品安全问题也能湮灭头部企业

食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然而妙可蓝多却在这条生命线上屡屡失守。

近年来,妙可蓝多产品频繁曝出质量问题,除开这次疑似反式脂肪酸事件。网友曾爆料,其在2023年8月前后购买的妙可蓝多芝心原味慕斯奶酪杯,打开包装后竟然发现了10个左右的绿色“霉点”。而该产品的生产日期为2023年7月1日,距离6个月保质期仅过去1个月左右。

无风不起浪,随着而来的各式平台投诉,也暴露了妙可蓝多在生产、储存和运输等环节可能存在问题。

让人不得不怀疑妙可蓝多对品控环节的关注,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认真。

而且奶酪棒到底属不属于健康产品,特别是对儿童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也依旧存疑。如今受反式脂肪时间影响,网上新生代家长不仅担忧,更已经开始陆续抵制。

尽管妙可蓝多官方回应:建议孩子慢慢吃。这样的解释,养娃家庭是否买账,则不得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妙可蓝多存货压力与动销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据2023年报道,妙可蓝多京东旗舰店涉嫌在未告知的情况下,出售保质期仅剩2个月的“不新鲜产品”。同时在部分线下商超渠道,妙可蓝多奶酪产品的新鲜程度也较为堪忧,保质期最短只剩3个月左右。

这些现象都表明妙可蓝多的存货压力较大,而且动销能力并没有与营销热度相匹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市值暴跌到产品成分争议,再到消费者的广泛质疑,这一系列事件不仅仅是妙可蓝多一家企业的失败,更是对整个食品行业安全与企业责任的一次深度反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的成功并非一劳永逸,品牌崩塌的导火索,或许都源自品牌的一次轻视,更重要的,品牌是否只是在玩资本游戏,而不是真正在做产品。

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从未像今天这样强烈,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才能让未来的资本市场增长道路仍然充满了确定性。

但在换回信任之前,我们也想先反问“奶酪第一股”:是否也会给自家孩子,多吃点妙可蓝多呢?

参考资料:

《市值蒸发冲上热搜!妙可蓝多业绩连降两年 股价较最高价下跌逾八成》和讯网

《妙可蓝多急了!陷入“反式脂肪酸”争议,官宣换王一博代言》北京商报

《蒙牛将入主的妙可蓝多最初叫什么?》鲁商儒风

《“卖不动”的妙可蓝多急了》 快消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