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扎堆上映

口罩时期过去之后,娱乐圈那是疯狂产出作品,尤其是近些年的电影,一到节假日,线上线下宣传简直是看花眼,但真正能让观众记住的作品寥寥无几

玩不起就跑

近些年,电影上映还有了一个新现象,那便是如期上映的电影,若是票房未能达到预期,就会选择撤档,后续可能是换一个时间再次上映电影院,亦或是直接安排线上平台上映。

这样的做法在电影扎堆争夺票房时或许可以及时止损,减少投入。

但这种风气越来越猖狂,比如春节的《红毯先生》、五一的《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等等,都是等到节假日快要结束时才扯档,颇有一种想占好时间上映电影,但票房跟不上只能落荒而逃的狼狈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一电影《火锅》上映5天后,累计票房5100万,随后宣布撤档,改期再上,引发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锅》撤档时,网友的评论就十分的一针见血,撤档解决不了问题,电影质量才是王道!

“票房不好电影可以撤档,电影不好看观众可以退票吗?”“大方承认自己的创作水平不行,很难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阴谋论”式引导

后续《火锅》导演丁晟回应撤档一事:“片子想讲规矩,但我们遇到了不规矩的事,大家别问了,这个没法说出来。”

这说辞,颇有一种阴谋论的感觉。最后确实,电影主演的粉丝们便纷纷上去解释:都是因为宣传和排片的问题,排片暂且不论,宣传真的没到位吗?我想绝大多数会去看电影的人都刷到过《火锅》的宣传电影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反思自己,不要教育观众

有一说一,《火锅》这电影是真的挺会折腾。

首先,电影刚开拍时和杀青时都高调官宣,最终导致所有观众都知道了这片只拍了19。19天能出多好的电影,难以想象!

其次,关于撤档本身,为什么大家对于这部电影撤档意见这么大,因为上映前本来就撤档过一次,特意调到了五一上,结果五一档上五天,见票房不佳,又二度撤档。这纯粹是“小孩子玩过家家”!

接着,关于撤档原因,导演一会儿说撤档原因“在公开场合不好说”,一会儿又说票房不佳的原因是:“电影观看门槛是有的,特别是有些观众不能静下心来,一会儿玩手机一会儿回微信,这样就会看不懂这个片子。”

拿电影观看门槛说事,就真的不地道了。难道去看电影的人没有正常的理解能力吗?

目前很多电影都喜欢故作高深的埋伏笔、搞反转等多种形式大于内容的电影拍摄手法来炫技,只要没有理解他们这种拍摄手法的人,那么都是没有达到电影观看门槛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文艺工作者,请不要忘记观众才是他们要服务的对象,而非让观众来服务电影。观众如果看不懂电影,那么就是电影的问题,而非是观众的问题。

请反思自己,而不是教育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