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探讨了新形势下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展望了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经济带生物医药产业联动发展的优势和机遇;邀请优秀企业代表分享成长路径、向长三角的企业发出邀约;并推动了三个优质项目的签约。

今年是深中通道通车之年,也是中山国家健康基地成立30周年。在此背景下,中山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为崭新的面貌向长三角发出邀约,释放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向“新”而行、加速奔跑的强烈信号。

加速“扩园提质”

中山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迎风口

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创新能力最强的代表区域,是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增长极,两个区域的产业能级高、互补性较强,合作空间非常广阔。

此次面向长三角招商推介,中山亮出了哪些优势?可以概括为产业基础、交通区位、投资机遇和营商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长三角专场招商推介会。

中山是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之一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是中山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火炬高新区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中山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起步早、基础好,形成了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等协同发展的格局,集聚了辉凌医药、康方生物、中昊药业、康晟生物等生物医药相关企业超540家,多项创新药企也实现从“0到1”“从1到10”的裂变发展,并已形成了“梯队式”发展。

中山国家健康基地是我国第一个按国际医药园区标准建设的国家级健康产业园,亦已成为全国同类园区中产业集聚程度较高、产业链最完备、产业结构层次最丰富的综合性健康医药产业园之一。当前,中山正构建“一基地六园区”产业发展新格局。未来5年内,中山国家健康基地面积将扩展到30.36平方公里。

当前,深中通道通车在即,蜿蜒的“巨龙”串联深中一体化的巨大红利;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和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三大自贸片区建设如火如荼;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带来政策的东风,孕育了万亩产业平台。

“中山正迎来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正成为蕴藏无限可能的投资热土和创新之城。”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山市招商引资指挥部长三角工作组组长陈符英在致辞中表示,选择中山,也就选择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的营商环境。热切期盼八方宾朋到中山投资兴业、创享未来。接下来,中山将联动长三角,推动在更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优质项目签约落户

“链”动集群发展

活动上,中山国家健康基地签约了两个长三角优质落户项目。其中,洲瓴医疗拥有国内首家、技术领先的脉冲电场治疗慢支表型COPD介入治疗医疗器械,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其全球首款用于外科房颤脉冲电场消融系统(PFSA)目前已完成全球首例手术,临床效果得到PI高度认可,预计2024年获批上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签约仪式。

接下来,洲瓴医疗将选址中山国家健康基地核心园区,建设高端医疗器械生产基地。欣协生物是细胞与基因治疗(CGT)领域国内首家全自动细胞制备一体机生产商,产品布局实现了CGT研发和生产的全链条覆盖,包含生产设备、相关试剂、配套耗材等,产品性能媲美国际顶尖厂商产品。

目前企业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已上市产品也已进入产品销售增长期。企业将在中山火炬高新区成立全资子公司,定位为华南总部,覆盖华南区域和东南亚区域客户,专注于细胞制备一体机、试剂及耗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等业务。该项目对优化中山健康产业链有着重要意义。

中山国家健康基地还与复星大健康板块探讨了合作意向,初步达成合作共识。作为复星在大健康板块的重要布局,复星大健康业务涵盖药品研发与制造、健康医疗、健康险等多领域,还成立多支投资基金投向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智能科技、医疗服务、健康消费等领域创新型项目。基于本次洽谈结果,双方将进一步在医药健康领域产业基金、产业项目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中山与长三角在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中山市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建设的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致力于建设国际先进的综合性药物研究机构,目前已开花结果,为两地的技术创新、人才培育等作出了独有贡献。

乐纯生物、恒动生物、麦济生物等一批长三角优秀企业选择到中山开疆拓土、发展壮大。此外,中山国家健康基地还储备了一批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MAH医疗器械持证平台、成果转化、产业园合作、创新科技人才类等招商项目,并力求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竞争力强的产业投资项目。

“很庆幸选择了中山,也感念中山给予了多项扶持政策。中山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律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也打造了一流的产业发展环境。”活动上,乐纯生物首席商务官吴帆作为中山企业代表发言时表示,中山在城市经济发展方面也有独特优势,在留住人才方面,以及提供高品质生活方面都做得不错,是创业选址的很好选择。

搭建“政园企资”平台

共觅产业新机遇

本次会议还搭建了“政园企资”的高效对话平台,探索产业链共生圈层的“扩容”,形成产业链上中下游互补的产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生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圆桌论坛。

在圆桌对话环节,复星全球合伙人、大健康产业运营委员会联席首席投资官王长颖,倚锋资本合伙人施正政,麦济生物创始人兼CEO张成海,范恩柯尔董事长习宁以及健康基地集团副总经理余从洪,围绕“新行业周期下的机遇与挑战、企业、政府、基金如何合力,共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成功度过产业周期的企业,都具有明显的技术创新性、有国际化视野、客观认知企业生存问题等特点。”王长颖说。

余从洪认为,近几年兴起的政府股权投资更倾向于创新性强,具有良好市场前景,能够为地区带来经济、科技产出和人才集聚的项目,对孵化、加速和进入临床Ⅱ期、Ⅲ期临近商业化的项目都会引进培育;除股权投资外,中山方更会通过产业政策、空间载体、专业服务、产业链整合赋能企业发展,陪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施正政表示,在政府和大企业作为投资主力的环境下,因纯市场化基金对产业更敏感、对企业信息评估更具优势,所以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建议小企业加强与大企业合作,通过资本及产业资源等方面的助力,提高企业生存率。

张成海建议,创新药企要重视产品价值、公司价值和资本化价值,保障投资人的收益,并建议政府善用引导资本用滚雪球形式集聚产业资源,合力带动产业的发展。

此次活动,也为生物医药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投资机构和优质项目提供了“双向奔赴”的机会。今年是中山国家健康基地成立30周年,中山国家健康基地将继续围绕“高”“新”定位,聚焦生物药、化学药(含仿制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优势领域以及细胞与基因、合成生物、脑科学、核药等未来领域(“4+4”重点发展领域),加速发展,致力打造健康医药产业世界级产业集群。

南方+记者 杨慧荣

通讯员 林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