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璩静这个事,她错了吗?当然错了!但全是她的错吗?那肯定不是!

01

璩静之错 百度才是原罪

我们先不去预设这是一场提前策划好的炒作,就单从这件事本身来说,璩静成了舆论的焦点,百度也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抖音买号、“员工离职我秒批”的言论、以前的各种黑料、找“海参哥”买课等等,这一系列事件的发酵,代表璩静这种所谓的“霸道总裁”人设和百度多年所标榜的狼性文化已经行不通了。

更说明百度这家公司给公众的印象已经很难逆转了。

在短视频直播和自媒体的时代,企业高管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和立场。

璩静作为百度副总裁,其言论自然被广大网友视为百度官方的声音,触碰了大家的敏感神经,激起了广泛的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璩静被全网声讨的根本原因:

并非她到底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而是她代表百度说了这些不该说的话。

百度作为当年3BAT中的B,在中国互联网和搜索引擎领域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近年来,百度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却逐渐下滑,甚至成了“恶”的代名词。

提到百度做的“恶”,你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

如果是普通网友,脑海里涌现出的估计是“百度看病、癌症起步”的那个梗,还有当年的魏则西事件

如果是互联网从业者、媒体、网站站长,那能想到的就多了。竞价排名充斥擦边、违法信息、不买竞价排名网站就降权、百家号霸占搜索结果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切的根源是,百度完美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期,严重依赖竞价排名广告带来的收入。

现在在大众的眼里,百度的技术还可以,但早已发展成一家依赖广告为生的公司。

虽然百度想抓住人工智能的风口重回巅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文心一言欠点火候,无人驾驶短期难普及,唯一值得用的服务只剩下搜索和地图了。

因此,当璩静发表不当言论,百度成了“放大器”,她成为了公众对百度不满情绪的宣泄口。

这种情绪化的反应虽然有些偏激,但也反映出了百度现在的形象到底有多糟。

02

华为也添了把火

璩静出身传统媒体,曾任华为公共及政府事务部副总裁、华为中国媒体事务部部长。

这本来是她的加分项,没想到华为的履历在这次事件里也添了一把火。

华为虽然在产品和技术上遥遥领先,但在营销和公关上黑点一直都不少。

雇佣水军、蓄意炒作,公关态度保守又强硬,这是华为这么多年一直招黑的最大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雷军都曾在采访中说:“我曾经也是华为的铁杆粉丝,但是后来某友商的子品牌是怎么low怎么来,我们只好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雷军这番话其实就差把荣耀的身份证号说出来了,可见小米和荣耀在手机商战中结下了不少恩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璩静的言论和行为,很容易让网友把她和华为联系起来,受到了华为工作经验的影响或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公众对璩静和百度的负面印象。

有网友就吐槽说“要是璩静还在华为的时候弄这事,估计没啥人敢骂了,还是百度不行。” 华为在公关上的强硬早就深入人心,说璩静没受影响真没人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小米集团清河大学副校长王嵋在演讲中说“用小米手机的年轻人比较多,我们小米认为,未来得普通用户者得天下”,之后不到一个月王嵋便离职。

璩静和王嵋其实犯了一样的错误,不把员工和用户当人,自认为高人一等。

可璩静在这件事中难道没有想过,她和百度也是雇佣关系,她犯了错,搞坏了百度名声,离职也是秒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