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剂,这一在越南战争期间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因其广泛的健康影响而臭名昭著。之所以叫橙剂(Agent Orange),名称来源于其容器上的标识颜色。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使用的这种高效除草剂被装在标有橙色条纹的容器中,因此得名“橙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橙剂是一种具有潜在长期效应的神经毒素

尽管橙剂已经停用数十年,但它对越战退伍军人长期大脑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布朗大学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橙剂影响大脑的机制,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发现,橙剂中的化学物质能损害实验室大鼠的额叶脑组织,造成分子和生化异常,这些异常与早老性痴呆症早期阶段的表现相似。

这项研究的发现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因为橙剂中的毒素同样存在于草坪肥料中。这些化学物质不仅仅影响退伍军人;它们影响着我们整个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橙剂是一种合成的脱叶除草剂,1965年至1970年间在越南战争中被广泛使用。美军、越南士兵以及大量百姓在接近被飞机喷洒过橙剂的敌占区时遭受了暴露。橙剂暴露还导致了居住在受影响地区的越南妇女所生婴儿的先天畸形和发育障碍。随着时间推移,研究显示,橙剂暴露与某些癌症风险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关联。

研究还揭示了橙剂暴露与后期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展的关联,以及痴呆症发病率显著升高和发病年龄提前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动物实验进一步证明橙剂长期伤害大脑

研究人员利用实验室大鼠的额叶脑组织样本,研究了橙剂(主要成分为2,4-二氯苯氧乙酸和2,4,5-三氯苯氧乙酸)对阿尔茨海默病神经退行性变化标志物的影响。这些成熟的、完整的脑组织样本包含了复杂的细胞类型和组织结构。科学家们让样本累积暴露于橙剂及其单独化学成分,并观察了底层机制和分子变化。

橙剂及其组分的处理导致了脑组织变化,这些变化与神经细胞退化、细胞毒性损伤、DNA损伤等问题相关的分子和生化异常相吻合。研究人员采用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描述了橙剂毒素暴露在年轻、原本健康的脑中引起的神经病理学、神经毒性和神经退行性后果,这符合越战时期军事人员及越南当地许多居民的情况。

橙剂,还在我们生活中么?

橙剂本身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名词,是指在越南战争期间由美国军队使用的含有高浓度二噁英的除草剂混合物,主要用于清除丛林植被以减少敌方隐蔽和食物来源。由于其剧毒性和环境持久性,橙剂不再作为商业产品使用,因此在现代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会直接接触到被称为“橙剂”的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橙剂的主要成分之一2,4-D(2,4-二氯苯氧乙酸)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成分,至今仍在现代农业、园艺和草坪护理产品中应用。2,4-D可以在多种家用除草剂中找到,用于控制草坪中的阔叶杂草。此外,类似的化学物质如2,4,5-T(虽然因含有高浓度二噁英而在许多国家被禁用或严格限制)过去也曾用于类似目的,但现在使用受到了严格控制或被替代品取代。

除了直接的除草剂产品,人们还可能间接地通过食物链、水源或居住环境中的残留接触到这些化学物质,尤其是在曾经大量使用此类除草剂的地区。但是,现代监管机构对这些化学品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公众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祝愿世界上没有战争。

文献参考——de la Monte SM, Tong M. Agent Orange Herbicidal Toxin-Initiation of Alzheimer-Type Neurodegeneration. J Alzheimers Dis. 2024;97(4):1703-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