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警10年,长期扎根基层,坚守平凡岗位;他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常年坚持走街串巷,深入了解辖区社情、民情;他大力开展群防群治,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为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一方平安做出积极贡献。他就是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黎里派出所社区民警叶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积极作为,管理辖区阵地,群防群治不落后

作为社区民警,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做到人熟、地熟、物熟,对于辖区内的重点人员、行业场所时刻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工作以来,叶炯一心扎进社区,埋头苦干,逐户走访登记信息,总结梳理辖区人员结构和分布情况,用心研究社区警务管理方法,将辖区进行网格划分,制作辖区矢量地图,准确标准辖区基础信息。基层的社区警务工作往往是“人工大数据”,社区民警需要掌握辖区所有信息,甚至是各种数据平台都不掌握的“细枝末节”,只有做到这点,才能起到社区警务服务执法办案的效果。

2023年11月份,叶炯在工作中掌握一条线索,辖区一出租房内经常有陌生人员出入。同时租房者又无正当职业,且为吸毒人员。对此,叶炯注重掌握和收集出租房屋内的信息后,及时向派出所领导和案侦中队反映情况。针对叶炯反映的情况,派出所组织警力第一时间将出租房进行清查,成功捣毁的一个聚众吸毒窝点,现场抓获涉毒人员2名。

近年来,叶炯带领社区民警采集各类基础信息3万余条,涉稳信息270余条,涉案信息100余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服务人民,时刻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

只有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才能做好所有事。作为社区民警,化解矛盾纠纷是一项硬功夫,看似简单的邻里纠纷,家长里短,如果不及时调解到位,就有可能会升级为治安案件。

汤角村的李宋两家邻居,因为双方屋檐走水问题,双方在长达10年间多次发生争吵、抓扯。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介入进行协商调解,但双方矛盾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化解。叶炯了解情况后,找到矛盾症结,到国土资源所调取两家原始宅基地规划图,明确地基边界。最终在叶炯的主持调解下,两家解开了心中的疙瘩,放下了敌对情绪。自此,多年的矛盾纠纷终于得到化解,双方握手言和。

这样的矛盾纠纷调解,叶炯先后处理100余起,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50余次,群众主动赠送感谢锦旗5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防范于未然,打击处理不落后

为减少辖区发案率,打造“平安社区”,提升群众安全感,叶炯和同事们下了不少苦功夫,先后发动和组织网格员、志愿者等针对社区的薄弱环节、案件高发地段进行巡防和摸排,积极掌握各类有价值线索为派出所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服务。

他经常采取错时工作制,做到群众下班我上班,根据一般居民的作息规律,利用中午、晚上两个时间段或周末双休时间段错时工作,积极掌握辖区内各类基础信息。兴黎社区中有一聚会点,多为老年人,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该出租房屋的人员对警察和社区工作人员抵触情绪非常大,拒绝配合信息采集。叶炯利用工作和休息时间开展了10余次法律和政策宣传,成功取缔非法聚会点,也给群众作通了思想工作。

多年来,叶炯通过社区排查线索,协助治安民警提前感知并消除隐患30余起。通过发动群众举报提供线索,串案并案处理盗窃案件15起,有效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叶炯说,只要把社区里的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把居民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把老百姓的事都当成自己的事,就能把社区民警的工作干好,为社会治理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