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作为农作物收获后的残余物,一直以来都是农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每到收获季节,处理农作物秸秆是让农民很头疼的问题。秸秆利用问题不只在我国是一大“难题”,在国外问题同样存在。为减少秸秆焚烧污染,发达国家在做好秸秆焚烧管理的基础上,着力推动秸秆还田循环利用和秸秆离田产业化利用,并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法规政策和补贴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秸秆还田是发达国家秸秆利用的主要途径。美国通过立法,要求高侵蚀土地必须采用保护性耕作,减少耕地风蚀。农民把秸秆收割、粉碎后在田间堆放并喷洒菌剂发酵,或直接埋入土壤,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为下一季种植做好准备。澳大利亚推广应用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政府实行购机补贴、技术推广补助及税收优惠等政策,并鼓励农场主实施不翻动土壤的浅松作业,以达到疏松土壤、去除杂草及减少水土流失等作用。日本通常采用秸秆机械化还田方式,农户在使用小型收割机收获谷粒的同时,将粉碎的秸秆翻入土层中,将秸秆转化为绿色肥料。资料显示,美国秸秆年产生量约4.5亿吨,还田利用量占比68%;加拿大秸秆年产生量在5350万吨左右,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用于直接还田;英国秸秆直接还田量占秸秆总产量的73%;日本水稻秸秆年产生量约800—1000万吨,其中超过70%用于直接还田或堆肥。

发达国家秸秆离田利用方式多种多样。较为常见的利用方式是将秸秆加工后用作饲料,或是制作畜禽养殖垫料、园艺覆盖物、土壤调理剂、板材等。近年来,将秸秆用于热电联产、成型燃料、生物燃气等能源化利用方式正在快速发展。美国约有20%秸秆用作牛羊饲料,通过牛羊过腹还田,将秸秆转化为高营养价值的肉制品和奶制品。丹麦秸秆离田利用的主要途径是燃烧热电联产或制作生物燃气,是世界上最先使用秸秆进行发电的国家。已建130多家秸秆生物发电厂,秸秆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占全国能源消费量的24%以上,其中最大的秸秆发电厂每年可利用24万吨秸秆。德国60%以上的沼气工程采用青储玉米秸秆与畜禽粪便混合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并用来发电,据德国生物质能研究中心估计,全国每年可生产800—1300万吨生物甲烷,相当于400万辆汽车的能源需求。

发达国家制定出台秸秆利用相关补贴措施。对秸秆还田实施针对性补贴。美国通过减少农业保险投资额、为免耕播种机购买者提供低息贷款或一次性补助等方式,促进保护性耕作的实施。韩国对采取还田措施的农户进行每亩补贴2万韩元。爱尔兰为采取秸秆还田措施的农民提供每公顷150—250欧元的资助。对秸秆产业化的补贴政策覆盖收储运产销全过程。在收储运环节,将秸秆收储机械作为农机推广的配套机械,享受与一般农机购置相同的补贴。在生产环节,注重对新型产业化示范项目的投资扶持与财政补贴。瑞典、芬兰对秸秆等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给予25%—40%的投资补贴。美国出台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将农业与能源相关联,有效拓展了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能源功能。在销售环节,实施产品补贴与固定价格政策,丹麦采取以电力市场交易为基础的固定补贴制度,每度电补贴2欧分,秸秆发电上网电价为8欧分/千瓦时。

总的来看,国外在秸秆利用方面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用模式和完善的产业体系。这些经验和做法为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赵立欣

统筹:李丽颖 刘趁

图片:新华社

监制:王岩 编辑:杜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