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代 《浣月图》

古人享乐,宋代的标准:读以理书,学法帖子,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

香,芳也。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宋代词人辛弃疾曾有“稻花香里说丰年”的词句。香能让人从嗅觉上享受生活的美好,无论五谷之香亦或花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徽宗 听琴图

沉香袅袅,凌入云霄,这豪放之气颇具李白风格。陆游《家中闭户终日偶得句》:“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就算再清贫,也要焚香读书。

无论是明代文人文震亨《长物志》还是高濂《遵生八笺》都对香有着相同的描述:物外高隐,坐语道德,可以清心悦神;兴味萧骚,可以畅怀舒情;晴窗拓贴,挥麈闲吟,篝灯夜读,远辟睡魔;青衣红袖,密语私谈,执手拥炉,助情热意;坐雨闭窗,饭余散步,遣寂除烦……

清  冷枚《春闺倦读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 冷枚《春闺倦读图》

香几与中国文人的艺术生活

香几之上不但可以摆设香炉,也可以放置花瓶、奇石、假山,以示流芳百世的荣耀。这种摆放的形式,反映了文人的山林之想与审美情趣,似乎在提醒主人保持心灵的宁静,免受每日俗事干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构思创作之时,香几与香炉的配套使用是尤为重要的。香烟袅袅,可以增添雅思。每逢文士斟酌诗词或精构画作时,最需要忘我的心境,这时香是必不可少的,能驱散其内心消极忧郁的情绪。

香几是一种有特殊用途的家具形制,具有社会的、历史的维度,它的风格演进历程亦是文士们礼仪生活变迁之路。再者,作为香炉的承载器物,它折射了传统中国在精神与艺术上的渐进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几的陈设、功能与意趣

香几,抑或其它的中国家具,就如一座立体的雕塑,可以从任一角度欣赏。依照15世纪的木工手册《鲁班经》的说法,家具的尺寸大小要依房间为尺度来确定,所以我们得以看见不同香几变体。

香几可以独立置于室内中央,或厅堂一侧,或卧室一角。它的实用功能是为花瓶奇石或香炉之承具,其所承载之物各有精神与美学指归。香几亦有礼教等级之功能——代表所承载之物的尊严,如香几上以小台几所载之物会倍显尊崇。

几上的花瓶可置寓意丰富的花草、树枝、珊瑚、羽毛,其错落搭配、经营布置如构思一件艺术品。香几上也可摆设奇石,如涵义隽永的假山,或绘有风景的盘子、瓷器和青铜器;还可置香炉,炉旁往往伴有香具、香粉盒,香气缭绕,布满室内,人们相信虔诚的祷告可以随香烟上达神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者,香就像掺杂着灵感的迷幻剂,能使晦暗忧郁在青烟中消散,落寞的心绪不至蒙蔽心灵而阻碍艺术思维。1100年,大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写道:“凡落笔之日,必明窗净几,焚香左右,精笔妙墨,盥手涤砚,如见大宾,必神闲意定,然后为之,岂非所谓不敢以轻心挑之者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见,香几、香炉与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以及古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文人士大夫的艺术雅趣中必不可少,可以使他们处于“忘我”的妙境之中——香几之用是为中国艺术创造的神奇之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說明|本文为诗意生活美学编撰,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