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恋爱的时候唯一不满意的就是老公身高,但是为人细致周到,蒙蔽我的双眼,我说,我们家里姐妹一个比一个高,找的老公一个比一个矮,他说真庆幸我没打破这个规律。我跟老公都是1.66米。

当时觉得是笑话,有了娃才知道这个选择的隐患。

女儿小贝是2014年9月20日出生,出生记录里写是50厘米,但是到一岁三个月会走路的时候明显发现问题的所在。小区里刚会走的宝宝跟我们在一起明显都比贝贝高一些。

因为是头胎第一个孩子,还是比较重视,第一时间跑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看了儿保科,那是2016年2月4日,孩子一岁三个多月,身高是78厘米,医生得到的结论是,孩子太小,而且也是一直在长,的确目前的指标不是很高,但是也不能说落后太多,后续再观察一下。

等到2016年9月,宝宝两岁体检的时候,身高只有83厘米,社区服务中心的医生又提醒我们,孩子个子真的偏矮,建议我们去儿童医院看看,我们也心知肚明,只能给她加强营养,并且再次跑去儿童医学中心检查,得到的是同样的结论。

有一次带女儿去世纪公园玩,在公园里碰见一个大概有二十多岁的女孩,她的头颅胳膊都是正常成人,但是身高只有一米三左右,虽然我尽力装作不在意,心里还是有点沉。

在2017年11月8日,宝宝已经三岁两个月了,我们再一次到医院去挂了内分泌专科特需,宝宝身高测量是91厘米,看病的是位中年女医生,态度极其不友好,她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我说,你孩子是矮小症!矮小症知道吗?类似于说的侏儒!以后长不高的!

我心想我能不知道孩子矮吗?如果正常我找你看什么?我还赔笑说是的,所以想来看看。她接着傲慢的声音问我,智力正常吗?我说我觉得正常,她说过来给我看看,然后反复自言自语,小孩怎么五官不对称??我听了一脸问号,她继续用一副威严的声音询问我,基因检测做了吗?我说没有,她开了一些骨龄检查,抽血检查项目和基因检测,我也不懂就出来了。

所有的检查项目大概缴费两三千,测骨龄就是让孩子手放在一个地方拍片,根据骨骼发展来测年龄,每次七十块钱,在后来的检查中做过很多次。

本来我不知道基因检测是做什么,只知道有一些抽血项目,然后在等待抽血的过程里,有个明显是唐氏宝宝从抽血房间出来,全家人抬着,有人摁着脖子,她的取血点在脖子上。小孩奋力挣扎着哭,我看了觉得好心疼。

等我进去,才知道除了胳膊上抽血,小贝也要躺在医生面前的隔台上,从脖子上抽血做了基因检测,小贝也是狂哭不止,我更是心疼得不行。

好在两三周后出了结果,基因检测没有问题,我也不想再到这个医生这里续诊。

检查结果是给另个年轻的医生看的,她态度温和,告诉我们小孩如果身高有问题一般四岁以后干预,让我们在宝宝四岁以后到医院再做具体检查,针对治疗。

所以到了2018年10月,我们又到了儿童医学中心找到这个年轻的医生,这时四岁的贝贝是97厘米高,医生给我们开了三天住院单,安排我们第二天到医院,中间做了生长激素检测,和一些抽血。其中一个环节是给宝宝喂了半片药,每隔一个小时抽血,最后的结果是小贝的生长激素分泌只有正常小朋友的一半,所以可以打生长激素,并且给我一个单子,凭这个单子可以报销一半费用。

跟我们一样住院的还有两三个小朋友,他们问到我们宝宝的身高,都说如果他们孩子是97厘米根本就不会过来了,他们都是四岁多91厘米左右,但是做为妈妈,总是担心多一些。而且孩子个子矮也的确是事实。

这之后,我犯了一个错误,想到孩子要打生长激素,我很担心,又跑去新华医院花好几百块钱挂了一个专家门诊,希望买个放心,结果,这个专家开了一通检查抽血几百块钱,但是有的要两三天出结果,他现场给我开了生长激素自费的,根说没有别的办法,回去打吧!大概一千九百多两支。

我看到专家的房间围了很多人,基本每个人他都开生长激素,而且根据你的经济情况给你开长效短效的,针剂粉剂的,并且给你一个纸条上面写去哪里拿药,并要报上专家名字,总觉得怪怪的。也许是迷信他是专家的称号,鬼使神差我把药费付掉了。这是个巨大的错误。

后续的检查结果都没去取,我又到了儿童医学中心,医生开了药让我去取药,我问是不是我手里有的这两支,她一看,立马收了我的可报销的单子,说我虽然符合条件,但是年底了比较严格,走自费更合理。

我想她可能是担心我在别处走自费,到这里再公费,有问题,总之是说不清楚开始了自费旅程。

买了一个注射器,六百多吧,每次按照单位打,跟糖尿病的类似,我们一个月打两针多。从四岁到五岁半一共一年半的时间,每天在孩子肚子上,屁股上,或者胳膊上打一次。每三个月到医院去做抽血检查,医生也会给她做体检看是不是提早发育,每次检查费用四五百,长高到了113厘米,一年半时间,长了大概16厘米。医生说是效果很好,跟上平均了,可以停药了。

孩子在2020年5月停药,当时测量是114厘米。看病的过程里,我看到过有十二岁的小朋友身高一米一多,从江西过来,医生摇头说太晚了。看过小朋友妈妈只有一米五,爸爸一米七,孩子各项正常,但是个子的确也很偏矮。看到太多类似的情形,只感觉为人父母的不易,孩子更不易。

后续我发现一个问题,她打针的过程里确实长高很快,但是现在是2021年6月底,孩子只有119厘米,班上有个小朋友跟她个头差不多,也比较矮,但是没有打针,之前矮她1厘米,在她打针的过程中那个女孩子也在慢慢长,现在还是跟她差1厘米。

我想是不是有个假设,如果宝宝在三年里会长20厘米,你打了生长激素就是前一年半长了15,后一年5,不打的话就是每年7,不知道这个假设对不对。

现在孩子也算在P10-P20之间,但是因为孩子一直在长,我不愿意再去给她打激素,等等看吧,每天一针,对孩子对大人都是不能说的压力。

虽然很多人说没有副作用,心里还是矛盾复杂。我觉得孩子健康是第一位,既然她一直在长,无非是高点低点,我带她跳绳,多给她补充蛋白,后续我都能接受。

我们的二宝出生才一岁五个月,已经是85厘米了,所以没有办法一概而论到底为什么孩子个子不高,我虽然一开始非常寄希望于打了激素就长高,但是经过这一次的对比,我想以后还是顺其自然吧。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说生长激素没有任何副作用,包括医生也认为它是一个辅助长高的手段,但是真的用孩子身上,不到万不得已,还是要慎重再慎重。

后续如果到孩子十岁身高差距太大,我会考虑重新用药,但是如果孩子能到1.55米成年,我是接受的。孩子健康才是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