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永远带走了我的妈妈……”

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记录了母亲从被蜱虫咬,到发病去世的全过程,令人痛心:起初其母发热畏寒,只以为是感冒,甚至之后病情恶化历经多重检查都不能明确病因,最终确诊蜱虫病的时候已是重症。

如果早知道是被蜱虫咬了,或许就不会耽误这么久……网友的这份遗憾已无法挽回,但她的亲身经历却唤起了大家对蜱虫的关注。

从发病到死亡,短短7天,小小的蜱虫就要了一条人命,一个“小黑点”为何有如此威力?我们该如何预防,被咬后又该如何处理?

小小蜱虫

蜱,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犬豆子、八脚子等,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通常寄生在鼠类、家畜等动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体表部位,吸饱血后虫体可膨胀如黄豆大小

全世界已知蜱类900余种,并不是所有蜱叮咬均可导致人类疾病。我国已发现100余种,中原地区常见的有长角血蜱、血红扇头蜱、微小扇头蜱等。蜱可携带多种病毒、细菌和原虫,很多种类的蜱传播的疾病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森林脑炎、Q热、蜱传斑疹伤寒、莱姆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尔通体感染等,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

户外出行要注意!

蜱虫通常出没在草丛、灌木丛、森林等植物茂密的地方,以及动物体表。在户外遛狗、露营、园艺、采茶、耕种都可能会与蜱亲密接触,也有人在院子或社区里感染蜱虫的先例。

小小蜱虫,危害很大!

蜱虫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以传播多种疾病,被蜱虫叮咬后,蜱虫的唾液会引起周围血管炎局部充血、水肿、出血及角质层变厚。

如存在虫媒传染病感染,可能还会出现高热、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感冒发烧,结果耽误治疗。

如果被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蜱虫叮咬,可能会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被咬怎么办?千万别硬拽!

蜱虫这么可怕,发现蜱虫到底该怎么办?

医生警告:

不能拍!不能硬拔!也不要用烟头烫等方式硬拔!

蜱虫的“嘴巴”有倒刺,刺入皮肤后很难被拔除,如果处理不当,蜱虫的口器残留在皮肤内,可能会引起发炎甚至感染。如果“硬拔”时不慎捏破蜱虫,接触到蜱虫体液的部位也可能感染病毒。

如果被蜱虫叮咬,重要的是要尽快去除蜱虫!勿使用蛮力,请谨记以下步骤:

被叮咬后可用酒精涂抹,使其头部放松或死亡;

找一把尖头镊子,尽可能靠近皮肤夹住它的口器(位于头部),垂直向上拔出,不要左右摇动,以免口器断裂;

取出蜱虫后,用碘伏给伤口消毒;

拔下来的蜱虫可以用塑料袋或瓶子密封,万一伤口恶化,也能作为医生处理的参考。

如果蜱虫叮咬得很牢固,或者钻入过深,建议直接请医生处理。

清除蜱虫后,用碘酒、酒精或肥皂和水彻底清洁叮咬部位和双手。有条件者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处理。

医生提醒,被蜱虫叮咬后,部分疾病的潜伏期可长达一个月。如果在清除蜱虫后的几个星期出现发热、皮疹、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

怎么才能不被咬?

蜱虫一般寄生在动物皮肤较薄、不易被挠动的部位,例如人体的头皮、耳后、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

医生建议,预防蜱虫叮咬,可以这样做:

如果去野外露营、徒步,尽量穿长衣长裤,减少皮肤露出;

衣物最好选择浅色,便于发现蜱虫;

避免在蜱虫栖息地长时间坐卧;

使用含有避蚊胺的防蚊液也能起到减少蜱虫叮咬的作用,两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使用避蚊胺、派卡瑞丁、驱蚊酯,三岁以上的孩子,还可以选择柠檬桉油;

野外归来要及时洗澡更衣,检查腋窝、腹股沟、头皮、颈部、腰部及脚踝下方等皮肤褶皱、薄弱部位有无蜱虫附着,看看有没有小红点、肿包等;

如果携带宠物外出踏青,回家后要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虫附着,并给宠物定期驱虫。

综合整理自:央视新闻客户端、国家应急广播、科普中国、中国疾控中心、辽宁疾控。

BREAK A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