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十多岁的张干,老家是河南周口,他现在在上海经营一家餐饮店,生意兴隆,一家四口生活的非常幸福,张干能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当年一位好哥们的鼓励支持和帮助,他叫冯换才,是在张干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遇到生命中第一个贵人。

他们刚分开的时候,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后来因为一次意外,张干手机通讯录丢失,俩人便失去了联系,从此再也联系不上,为了找到好哥们冯换才,张干想尽了所有的办法,但是多年过去了,就是找不到好哥们的任何信息。

事情还的从张干上学说起,张干性格外向,多才多艺,他爱好广泛,爱好唱歌,在学校唱歌比赛中,曾获得一等奖,篮球场上他是主力,并且还喜欢书法,年纪不大,作品曾刊登在当初有名报纸上,他学习成绩不太好,但当时,张干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聪明好学,到了社会上,只要自己努力,也一样会成为强者,所以初中毕业后,他就选择辍学,去社会上闯荡磨练自己。

张干和伙伴一起去了千津大港工地干活,当时他十七岁,小伙子穿着白球鞋,黑裤,带拉链的白运动衫,特别的精神帅气,根本就不像一个卖苦力的,工长第二天早起安排每个人干活,他围着张干转了一圈,看小伙子穿的干干净净,就故意对他说:“你这身衣服,最适合往搅拌机里倒水泥,今天一定把这活给我干好。”说完就一阵冷笑。

张干哪里知道这是工地上最脏的活,一天下来,水泥弄得浑身,白衣服成了黑衣服,头上脸上一层水泥,浑身上下只有牙齿是白的。

工地是不管饭的,用饭票购买馒头,张干正是能吃的年龄,每顿饭要吃六个大馒头,干了两个月,一开工资,扣除饭票钱,只剩下回家路费,也就是白干俩月,再回到家里,一分没挣,倒贴去时候的路费,张干第一次受到了打击,感觉到社会的残酷。

张干回到家里,心里还是不服气,感觉第一次出门,自己运气不好,遇到了黑心老板,过了几天,有两个伙伴是抹灰工,他们听说工地抹墙挺挣钱,他们三人又出发去了城里,结果到了工地,一开始干活,三人傻眼了,农村的抹灰工,技术水平根本达不到人家的要求,三人干了几天,工资没挣到一分,却赔了回家的路费,张干第二次又从城里,灰溜溜地返回了家里。

两次打击让张干从当初的信心满满变得怀疑人生,但总不能在家老闲着,第三次张干又联系一位哥们,在千津工厂上班,张干拿了路费,又坐车去了天津,但下了车,打传呼却怎么联系不上哥们,自己只能四处找活,几天过去,带的钱也花完了,张干到了面临饿肚子的地步。

这时候,他在饭店找到一个洗碗的工作,总算不至于再饿肚子,但洗碗工在饭店,是没地位的,任何人都可以随便吆五喝六指使你,张干体会到“钱难挣,屎难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有一次,一位大师傅指使张干去前边拿一条鱼,张干放下手中活,连颠带跑去拿,却怎么也找不到,问别人也没人理他,最后好不容易在角落里找到,当他拿过去的时候,炒菜的大师傅大发雷霆,对他破口大骂,当时,张干真想给他争辩几句,但想到自己的处境,只能把委屈咽回到肚子里。

但有一个人,和别人不一样,他就是冯换才,是个冷荤师傅,比张干早入行三四年,他非常关心张干,说话非常和气,让张干在冷漠的环境里感到了一丝温暖。最让他感动的是,有一次,他还替张干背下了黑锅,挨了女老板两耳光。

一次女老板去后厨,因为天特别冷,老板边走边跺脚说:“好冷,好冷。”张干非常讨厌这位老板,就小声说:“冻死活该,冻死活该。”

偏巧被老板听见了,她以为是身边的冯换才说的,气急败坏打了冯换才两个耳光,冯换才也没有解释,替张干扛了下来,张干非常感动,他知道,冯哥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兄弟。

洗碗工每天用带冰渣的凉水洗碗,手都冻裂了,张干实在不想干了,就对冯哥说:哥我不想干了,实在太受罪了。

冯哥对他说:你这一年像个无头的苍蝇四处乱撞,什么也学不到,你离开了再过二年,你还是个小工,不如坚持下去,自己偷学本身,熬过二年有了技艺在身,工作也就好找了,别人也会尊重你,这些大师傅都是这样熬过来的。

张干听了冯哥的话,感觉很有道理,他从此后就把自己的活干完,就给师傅要切菜的活干,像土豆丝,肉片之类的,但他有一次不小心把手指给切了一层皮,心里又打了退堂鼓,认为自己不是吃这碗饭的料,又产生离开的念头。

他把自己内心想法又向冯哥倾诉,冯哥告诉他:我五个手指都被刀切过,要想练成真本事,就得多练,手指被切了,下次就自然而然往里缩了,那个手指往外一点点,都会被切到,最后你五个手指就一般齐了,闭着眼就可以切菜,你在坚持一段日子。

张干听后,才明白每个大师傅当初都像自己现在这样,并不是自己笨,于是他又坚持了下来。冯哥一边鼓励他,一边监督他,干了四五个月,张干的刀功终于练成了,切起菜又快又利索。

冯哥就给张干在别的饭店找了一个配菜的活,但张干光有刀功,没有经验,很多事都不懂,他在不会的时候,就随时插上电话卡,向冯哥请教,就像一个师傅在自己身边,俩人的关系如不是特别铁,冯哥不会随时都指教他。张干从冯哥身上,体会到亲哥哥的感觉。

就这样,张干在冯哥的帮助下,慢慢从配菜工到冷荤师傅,又到小餐馆大师傅,他每往前走一步,都离不开冯哥的帮助和鼓励。

2002年,张干要回老家周口结婚,冯哥给他买了一套西装,告诉他:我不能亲自参加你的婚礼了,哥给你买件西装送给你,在婚礼上穿上。

2003年,非典爆发,餐饮业一下支撑不下去,工人都失业,张干和冯哥各自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他们俩就分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年后,张干在神木开饭店,突然有一天手机卡屏了,一下就关机了,只好找专业师傅,但师傅告诉他,手机打开后,里边所有的信息都会失去,但没有办法,张干从此就和冯哥联系不上了。因为当时某种原因,不能异地交话费,张干只好换了一个新号码,就这样,冯哥就是想联系张干,也没办法联系了。

张干为了找到冯哥,就下载了冯哥老家淮滨公众软件,在上面定期发寻人帖子,他又托玩电脑专业的朋友再各大平台发帖子,但一直没有冯哥的消息,时间一晃又二十年过去了。

近几年,张干一家在上海开了餐馆,生意非常红火,但他找冯哥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他就在中央电台,大型寻人栏目《等着我》上报了名,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找到自己的冯哥,自己一生的贵人。

当大门打开的一瞬间,冯哥迈着大步走了出来,激动万分的张干飞快的跑了过去,两个分别二十年的好兄弟,双眼含泪,紧紧拥抱在一起,台下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张干是幸运的,他遇见了影响自己一生的贵人,没有冯哥当初的鼓励和帮助,结果会是另一种结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贵人,但也要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张干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