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分析系列到今天已经是第五篇了,之前呢,我们分别讲了深圳、上海、成都和北京。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广州。

近几年,网上关于广州“走下坡路”的讨论,不绝于耳。

这些讨论的背后,是广州整体经济增速的疲软:广州的GDP在2017年被深圳超越、2022年被重庆超越。今年一季度,广州再次惊掉所有人的下巴,GDP增速3.6%在20强城市里直接垫底。

后面的苏州、成都、杭州,也都在虎视眈眈,而且增速正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知道,“唯GDP论”是不可取的,所以,老规矩,我们从广州的家庭存款、贷款、居民杠杆率、收入水平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做一个分析。

01

来,看数据。

第一组数据:存款、贷款

根据《2023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

存款方面:广州2023年本外币住户存款余额是3.01万亿;

贷款方面:广州2023年本外币住户贷款余额是2.61万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了:上面指的是人民币+外币的合计口径,如果只看人民币,我们的存、贷款数据是多少呢?

关于广州2023年人民币的存贷款数据,我查了一圈,官方确实还没有公布。但是翻看历史数据会发现:人民币的存贷款数据占本外币口径的比例基本在98%以上。

也就是说基本可以直接以上面的数据,视作居民端的存贷款数据。

也就是说:

2023年,广州住户家庭的存款余额约是3.01万亿;

2023年,广州住户家庭的贷款余额约是2.61万亿;

通过存款和贷款数据,可以得出广州市住户家庭的贷存比=2.61÷3.01=0.88

这个贷存比怎么样呢?

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里比较,广州的贷存比属于偏高的水平,仅低于深圳。

全国范围来看:根据央行的数据,2023年全国的住户贷款是80万亿,总的住户存款是137万亿,所以全国维度的贷存比平均是0.58。

也就是说,广州的贷存比0.88,比全国平均水平也还要高出不少。

所以,广州的贷存比,不太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从广州的存、贷款历史数据,来看一看变化趋势:

2023年,广州住户贷款2.61万亿,住户存款3.01万亿,贷存比为0.88.

2022年,广州住户贷款2.43万亿,住户存款2.65万亿,贷存比为0.92.

2021年,广州住户贷款2.32万亿,住户存款2.28万亿,贷存比为1.02.

2020年,广州住户贷款2.06万亿,住户存款2.08万亿,贷存比为0.99.

2019年,广州住户贷款1.91万亿,住户存款1.8万亿,贷存比为1.06.

2018年,广州住户贷款1.68万亿,住户存款1.6万亿,贷存比为1.05.

2017年,广州住户贷款1.39万亿,住户存款1.46万亿,贷存比为0.95.

2016年,广州住户贷款1.12万亿,住户存款1.4万亿,贷存比为0.80.

2015年,广州住户贷款9116亿,住户存款1.33万亿,贷存比为0.69.

可以发现,从2017年开始,广州的贷存比都处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当时的背景是房价普涨,广州也加了一波杠杆。

到最近这两年,贷存比才开始明显的下降。

也就是说,广州的净存款真正开始积攒也就是这两年的事,对目前楼市上行的支撑很有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判断一个城市的购买力,或者一个城市的楼市能否强劲复苏,关键还在于这座城市能否有余力继续加杠杆。所以,继续看

——第二组数据:居民杠杆率。

也就是总的住户贷款与城市GDP的占比,它决定了城市还有多大空间继续加杠杆。

按照2023年住户贷款余额2.61万亿,除以广州2023年GDP为3.04万亿,广州的居民杠杆率为86%。

坦白讲,这个居民杠杆率水平,也不乐观。

一线城市里,明显高于北京和上海,与深圳基本相当,而后者的高杠杆和城市“缺地”、供求失衡有直接关系,广州可不缺地。

全国来看:广州86%的居民杠杆率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3%。

是什么在拖累广州的居民杠杆率呢?

除了显而易见的居民贷款,还有就是分母端的GDP,我们开头也说了,广州的GDP近两年增速放缓,说明城市的发展势头在承压。

对于广州来说,要么横盘个三五年去消化居民杠杆,要么通过产业升级等手段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否则,如此高的居民杠杆率,对于广州楼市来讲,压力山大。

不管楼市涨跌,购房者都需要按揭贷款,那么该怎么理解按揭这种负债行为呢,毕竟中产阶层是脆弱的群体,具体可以看文章

02

接下来,我们再从收入、潜在购买力、供应量三个维度,看看广州楼市的潜力如何。

第一点,广州的居民收入水平和增速。

逻辑很简单。广州的居民杠杆率很高,但如果居民的首付能力和月供水平够给力的话,也可以形成对广州楼市上行的支撑。

先看首付能力:

根据广州政府网站数据,2023年:广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50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07元。

广州的城镇化率是86.76%,所以加权计算2023年广州市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80501*86.76%+38607*(1-86.76%)=74954元。

这个人均收入水平在全国位于TOP5内,还是可以的。

收入增速方面呢,比去年增长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3%。

想想也是,广州的GDP增速都不及预期了,人们的收入增速肯定也会受影响,同样的,户均存款也很难太亮眼。

用广州的总住户存款,除以住户家庭数,去计算户均存款。

广州有多少户家庭呢?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广州一共有718.5万户家庭。

这样算下来,广州户均存款约41万元。

这个存款水平远低于上海的63万元、北京的78万元,与深圳基本相当。但是,要知道,深圳原住民很少,外来年轻人更多,在经济学里的理论里,年轻人的存款能力肯定是相对少的。

再来看月供水平:

对按揭贷款来说,通常都是1年以上的,所以要看的是住户中长期贷款,但这个数据呢,广州并没有公布,我们按下面的方法进行推算:

2023年,广州总的住户贷款余额为2.61万亿,

2023年,全国居民中长期贷款累计是59.34万亿,占居民全部贷款80亿的74%;

2023年,深圳中长期贷款累计是2.49万亿,占居民全部贷款2.96亿的84%;

广州的房贷应该介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深圳之间,我们粗略按照80%。

也就是说,推算2023年广州中长期贷款=2.61*80%=2.09万亿。

我们粗略按照平均还款年限20年,等额本息,年利率4.1%,来进行测算:

——广州每年的偿还房贷的金额是1533亿元,占广州市2023年GDP总额3.04万亿的比例,为5.05%。

这个比例,高于我们之前统计的上海的4.3%、成都的4.9%。

换句话说,横向来看,广州的月供压力也不小。

第二点,看潜在购买力

以结婚人数推算潜在购买力:

2020年广州市结婚人口约6.74万对,

2021年广州市结婚人口是7.15万对,

2022年广州市结婚人口是7.77万对,

2023年广州市结婚人口是10.06万对。

近四年累计结婚人口是32万对。同时可以看到,这四年结婚人数总体是稳步提升的,是个好现象。

广州结婚登记的平均年龄是31岁,首次购房的平均年龄是35岁。

从平均结婚年龄31岁到首次购房年龄的35岁,这也就意味着,过去4年已婚的32万对人口都是潜在的购买力,会对广州楼市形成支撑。

第三点,看供应量

新房维度: 2023年广州的新房库存较前一年有所减少,但依然有9.5万套,到今年4月底,新房库存已经来到了10.8万套,为北上广深最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手房维度:贝壳平台显示,广州二手房挂牌量有14.6万套,持续创下近期新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房源面临有价无市的尴尬,要想成功出手,要么自己的房源足够好,要么就大幅降价。总之,性价比要极高才行。

成交方面呢?从官方公布的2024年3月数据来看:无论新房还是二手房,广州的房价跌幅都是北上广深最大的,背后是广州楼市正在明显的以价换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的库存去化周期19个月,超出了18个月的警戒线,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也是最差的。

所以,我又看了一下统计局历年的住宅竣工面积数据(更新到2022年)。我注意到从2020年开始,广州的住宅竣工面积已经在下降了,这样看来供应有所降低,是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我记得2021年集中土拍时,广州的住宅地块很火热,开发商抢的头破血流,供地面积是排在全国前三的,这意味着量又大、价格又高,这些地块大部分还没有到竣工时间,所以未来广州的潜在供应量还是很大。

或许广州政府也意识到了供应过大的问题,根据广州的供地计划,2024年计划出让住宅地595公顷,与去年比下降了34%。说明政府也在有意减少土地供应来稳楼市了。

中产阶层如何配置家庭资产,可以看文章《》

03

最后,简单说几点吧。

1、估值

不可否认,作为千年商都和整个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广州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优势还是很大,底子还是相当厚的。

但这两年增长乏力是不争的事实,而经济增速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发展预期,进而影响房价。

我们以股市为类比,举个例子:

代表高成长的公司——英伟达,一年赚300亿美元利润,因为业绩增速快,市场给的估值达到了2万亿美元

业绩稳定基本不再增长的丰田公司,一年虽然也能赚200-300亿美元利润,但估值只有0.3万亿美元

所以,于广州而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汹涌而来的后起之秀们,提高城市自身竞争力,迫在眉睫。

2、分化

人们常说“食在广州”,以前的广州确实是一座很接地气的城市,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里,房价的中位数最低,这意味着很多打工人也能拥有在一线城市安家的机会。

随着过去几波的房价上涨,现在的广州楼市,更是一个高端商场,只有富人才是真正的消费力,穷人只能看看热闹。

我们之前说过,在楼市的下行周期,是大浪淘沙,你的目标是区分什么是“沙子“并避开他。

对于广州这座城市,因为地理条件、人口结构和城市规划的原因,分化更加的明显。而且分化的颗粒度更小,买房一定要精挑细选。

区位、楼龄、户型、交通、板块发展前景等等,选到对的逆天改命,选不对就是就容易被套牢。

3、展望

目前广州楼市的问题,除了文中提到的存款水平、居民杠杆水平、库存问题等,我认为核心还在于城市自身的综合实力。前有北上深、后有川渝苏杭,再过10年,能不能保持住现有的位置都难说。

而且,作为北上广深中唯一一个实行三级财政的,广州身上的担子确实也更重一些。

对于广州这个老大哥来说,如何在城市排位赛中保住自己的经济增长、又能带动广东区域的发展,是个非常现实,而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