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家赞格威尔说:

“所有一切都在变化,唯有变化不变。”

深感认同。

时代日新月异,变化无处不在,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其本质是挑战我们的适应能力,正所谓“适者生存”,这是自然法则也是社会生存之道。

因此,适应力的强弱,极大影响了生存及发展的进程。

弱则,易画地为牢;

强则,能决胜千里。

也就是说,适应力,决定了一个人到底能走多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适应力的人,缺乏迭代能力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写道:

“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适应者从不适应者手中一点一点地夺取了生存空间。”

这个世界永远是留给随时能接受变化的人的,淘汰那些一成不变者。

这很残酷,但很真实。

墨守成规,不求突破,安逸于待在舒适区的人,终被自己困在舒适区。

而此时的舒适区,不过是一间被无限滤镜过的囚房。

看清时,往往为时已晚。

在网上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985毕业的大学生,在三年里换了7、8份工作。

他钱没有存下,专业能力也没有提升,本想在大城市打拼立足的他,无奈选择回到家乡,一个人口不多的十八线小县城。

他以为环境变了,一切都会好起来,自己在小县城就能大展身手。

但半年过去了,他反而比在大城市时还要疲惫、煎熬和踌躇,工作成果还不如比自己学历低的年轻同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在大城市里,他难以习惯快节奏的生活工作,厌恶同事间无止境的内卷,讨厌客户层出不穷的修改意见,每一天都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如今,小县城的生活节奏慢了许多,老板也看重了他的高学历,也默认有大公司工作经历的他眼界高见识多,所以会主动问他的意见,把难做的项目交给他。

可他总是模棱两可地说不痛不痒的话,对老板毫无借鉴意义,项目在他手里总是推进缓慢,且没有任何新意。

久而久之,老板也不再重用他,同事们也对他少了最初的尊重。

他不再奢望成功,取而代之的是无所适从,只觉所有的人,都在抛弃他。

拿破仑.希尔:

“成功是指调整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保持一种和谐而宁静的状态。”

变化无处不在,变化无时不有,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现实。

只有改变我们自己,才能应对这个多变的世界。

走出舒适区,与变化握手言和,查漏补缺,不断自我更新迭代,才能与这个时代起舞同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适应力强的人,抗压能力强

巴顿将军说: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倒低谷的反弹力。”

人生起起落落,沟沟坎坎都在所难免。

有高峰就有低谷,高峰时自然欣喜;

而低谷期如何处之,就能暴露一个人真实的样子。

是触底反弹还是一蹶不振,不同的选择,就有不同的结果。

一个适应力强的人,通常选择触底反弹,因为他更具有韧性、更懂得变通。

高中同学刘百万失去了往日的豪气和锐利,穿着黄色的衣服正穿梭在城市的街道上,汗水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流。

其实,他不叫刘百万,本名叫刘伟

大家之所以叫他刘百万,是因为他是我们同学里最早当老板赚到一百万的人。

可是前几年的疫情现状,让他的公司几乎陷入停摆状态。

终于,在苦撑半年后,他选择了关闭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公司也已欠债近二百万。

这一度让他迷失方向,备受打击和煎熬,可是催债的信息从未间断。

沉寂两个月后,一时难有对策的他,望着家里的老老少少,还有主动去兼职的妻子,他选择先去送外卖,至少要先生存下去。

一个当了近10年的老板的人,开始送外卖。

这个决定对他来说很难,但靠自己不丢人。

有订单的时候,他抓紧接,没有订单或订单很少时,他就一条路一条路地来回走。

直到找到通往周边小区最近的线路,并记录下用时多少。

慢慢地,他从接单最少的外卖员成为接单最多的那个,并做到了零差评。

于是,他又利用自己休息时间,制作出了最优路线图和零差评服务指南,分享给一起送外卖的兄弟姐妹们。

后来,他升为站点站长,给大家免费做培训,带着大家不断提升接单数,成为当地业绩最好的站点。

同时,业余时间他除了学习管理方面知识,也关注原来行业发展的前沿信息,等待时机再次创业。

尼采说:

“那些杀不死你的,必将让你变得更强大。”

我们终会在一次次跌撞中,适应当下的节奏,顶住压力,迎难而上,踏上更远的征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适应力强的人,潜力挖掘更彻底

有句话说:

“千万不要活成菟丝花,没有了依靠就倒下,要活就活成仙人掌,扔到哪里都能开花。”

是呀,做人应如仙人掌。

不管处在什么样的位置,都能创造自己的价值,发掘出自己的潜力。

海底捞CEO杨丽娟,从一个只有小学学历的端菜小妹到CEO的蜕变,让我们看到了潜力的力量。

出生在四川的杨丽娟,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家庭一贫如洗,她就早早辍学打工。

没学历没技术的她只能去小餐馆当服务员。

这期间被海底捞的老板张勇发现,并想高薪挖走她。

面对高薪,杨丽娟没有动摇,她拒绝了张勇

依然选择在老板待她不错的小餐馆工作。

后来,小餐馆老板不做了,要搬去广东。

杨丽娟又想到张勇,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海底捞应聘,当场被张勇留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像其他服务员一样,白天忙碌着工作。

可是不同的是,只有她听张勇的建议,多看书,写工作总结,并学习使用电脑和打字。

看到生意火爆的海底捞,张勇决定再开一家分店,让当时只有19岁的杨丽娟帮她管理老店。

年轻的杨丽娟并没有多少信心,但她不想辜负老板的信任,顶着压力担任了店长的职务。

让人意外的是,她把老店经营得很好,不管是业绩还是服务都不断提升,突发事件也应对自如。

后来,张勇想进一步扩大经营版图,就把整个西安地区都交给杨丽娟打理。

她依然选择迎难而上,终是不负众望。

2018年海底捞上市,她和老板张勇一起在香港举行敲锣仪式,作为合伙人的她,身价达到了30多亿。

我们经常开玩笑说,自己是公司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可现实中真的能坚持下来的凤毛麟角,唯有加强适应能力的人,才能不断接受新挑战,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爱默生说:

“做你害怕做的事,这样你就能掌握做这件事的方法。”

敢于躬身入局去面对未知的人,才能把自己锻造成真正的“六边形战士”。

某天,恍然间才发现自己潜力可以如此大。

史蒂芬.霍金曾经说过:

“智慧并不能决定你的生存,适应才能。”

我们生活在这个多变且竞争激烈的社会,适应力强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竞争力大小。

适应力强的人竞争力就大。

因为他们自我迭代能力强、抗压能力强、潜力挖掘更彻底,这些都是极大的优势。

身怀这些显著优势,他们就能在生活或职场中披荆斩棘,一路向前,越走越远。

作者

| 幕卷·简心 ,有10年财会经验的全职宝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自媒体小白。

图片

| 幕卷·摄影爱好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