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语文学、跨文化交际与翻译方向)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英汉语双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深厚的中英文化底蕴,广阔的国际视野,突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整合思维、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既能继续升学攻读研究生学位,成为高等学校和国内外研究机构的研究型人才,也能走向社会参加各行各业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和研究创新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依托外国语言文学系、英语语言中心、全球研究中心等教学研究单位,师资力量多元雄厚,课程设置系统灵活,教学模式新颖独特,强调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自我设计的个性化发展条件,提供全人教育帮助学生找到和发挥自身潜能,提高个人素养和学习、工作与生活能力,为本科毕业时参与就业或升学竞争打好基础。本专业拥有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并拥有硕士推荐免试权。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进入外国语言文学软科排名前40%,全国排名第90;2023年进入A 类专业,全国排名第 80,在广东省排名第6。

汕头大学第五届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论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汕头大学第五届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论坛

课程设置

综合英语、英语语音、英语视听说、英语写作、英汉互译(笔译)、英汉互译(口译),英美概况、英语教学法、语言学导论、第二语言习得、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比较文学、文学批评概论、研究方法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语专业吴思等获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等学校跨文化能力大赛总决赛一等奖

师资力量

本专业师资力量精干多元,现有专任英语教师2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外籍教师2人;教师拥有博士学位者比例超过90%。除专任教师外,目前还有兼职教师6人,其中教授3人,讲师1人,助教2人。近五年,教师主持立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1项,横向项目4项, 出版著作15部,教材4部,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其中CSSCI、SSCI、A&HCI收录60多篇)。近三年有2位教授连续进入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以及爱思唯尔外国语言文学“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此外还有多位教师获得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最佳语音语调奖等多种国家级奖项。本专业所有教授均为本科生授课。每年遴选优秀本科生参与国外大学的交换项目, 为学生打造多元、立体的学习环境。人才培养质量高,近五年学生获得国家级各类奖项11 项;本科生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SSCI论文12篇)。本科生读研升学率逐年提高,近年接近30%。

科学研究方面,积极建设科研梯队,研究成果在相关领域引领国内外前沿。本专业集结了二语习得研究、全球英语与跨文化研究等领域的国内的重要代表学者。有教师长期深耕中国视域下的康拉德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其标志性成果在国内外学界引起了重要反响。2023年汕头大学的社会科学学科进入ESI 全球前1%学科行列,位列第1、2的主要贡献教师均为英语专业教师。

社会服务方面,本专业所在粤东地区的地缘特征和学科优势一直服务上述的战略与行业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剑娥教授连续四年(2020、2021、2022、2023年度)入选“爱思唯尔” “中国高被引学者” 榜单,方帆教授连续三年(2021、2022、2023年度)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就业前景

本专业培养目标同时具有专业性强和适应面广的特点。毕业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修为和目标理想通过保研、申研、考研途径,到国内外大学继续读研深造,也可在教育部门、科研院所、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外贸企业、大众传媒、文化出版、旅游团体、国家机关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翻译、教学和研究、管理工作。

选考科目(通用版)

科目范围一:不提

科目范围二:不提

(选考科目要求以生源省份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感言

谢绮晴

在该专业中,我学习到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老师同学们一起领略英美文学的风采,探讨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学习跨文化交流技巧,学习翻译学知识,从句法和语篇等角度学习翻译技巧,还能和同学们一起举办记者会和辩论赛,体验当口译员的感觉。在英语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我还参加了全球研究与境外实践创新班,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学习当代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培养跨学科思维与能力,提高国际胜任力。

吴思

除了提高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英专还拓宽我的眼界,训练思维,培养学术能力。我得以沉浸文学世界,探索语言奥秘,领略各国风采,培养国际视野。丰富的活动及交流交换机会也使我能全面发展自己,更好讲述“中国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马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