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 起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在小乘佛教中是修证最高的果位,在大乘佛教中居于佛陀、菩萨之后,位于第三位。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槃(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

印度古代惯用"五百"、"八万四千"等来形容众多的意思,和中国古人用"三"或"九"来表示多数很相像。五百比丘、五百弟子、五百阿罗汉,在佛教经典中固然是常见的,但并不意味着是固定的数字。可是随着十六罗汉的崇奉,五百罗汉像也便在五代时期见于绘画和雕塑,不久便有许多寺庙建立了五百罗汉堂;

五百罗汉有如下出处:

一、据《十诵律》卷四所记,认为佛祖释迦生时,即有弟子五百人,在佛说法时常随侍左右,已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五百位声闻,称为「五百罗汉」。

二、依据《法住记》,认为十六罗汉各有驻地,各有部下,从五百罗汉到一千六百不等,五百罗汉是其中最起码的一组……。

三、《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其中记有佛为五百弟子(罗汉)授记之事。

四、据《舍利弗问经》中记载,弗沙密多罗王灭佛法後,有五百罗汉重兴圣教。

五、西晋竺法护所译《佛五百弟子自说本经起》,记载了佛灭度之次年,迦叶尊者与五百罗汉(比丘)最初结集(即编纂佛经)的事;南传佛教又有五百罗汉参加在斯里兰卡举行第四次结集的传说。

六、根据《贤愚经》所记,认为他们前身是五百只大雁。一次雁王误入网中,猎人欲待捕杀,雁群中一雁在雁王前撕心裂肺地哀叫,雁群亦在半空中盘桓而不去。猎人由此大为感动,便放了雁王,此雁王即是佛祖释迦牟尼,五百大雁即五百罗汉。

七、据《大唐西域记》,南海之滨有一株枯树,内中穴居五百蝙蝠。一日众商侣燃火取暖,其中一人诵读经藏,蝙蝠闻经,不避火烧而心欢喜!此五百蝙蝠即在迦湿弥罗国结集之五百罗汉的前身。

八、据《智度论》,五百仙人飞行空中,有甄陀罗女於雪山池中载歌载浴,众仙闻女歌声,心狂意乱,顿失禅定,失足堕地。此五百仙人即五百罗汉。

五百罗汉形象各异,看有长者、有顽童(五蕴罗汉身上爬有五个孩)、有学者、有书生、有武士、有贫民、有小贩、还有樵夫……,这些都是当下现实生活中不同阶层人物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佛法在世间的亲民性,也同样可以理解为一切普通百姓都可通过努力,取的成功!故深受广大劳动人民喜欢!

五百罗汉千姿百态,妙趣横生。体态风度富于变化,表情姿势各有不同。纹饰、年龄及人物性格特点及他们所处的环境又各有区别。从而使五百罗汉各呈妙态,无一雷同。这也以另一层面反映了成功的法门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普通人通过适合自己的方法努力,都能取成功!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

文创/执行】中国美术人物志

【创作】张帆(详见百度)

【参考文献】禾三千、吴乔编著《佛菩萨罗汉护法图说》(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6.12第1版

【战略合作】合肥安心处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时间】2024.4~2027.5

作品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01《阿若㤭陈如尊者

尊者最初乃是佛陀为太子时的五位侍从之一。太子出家求道之时,他与其它四位侍从奉净饭王之命,亲伴太子在林中苦行修道。后见太子废苦行,逐与其它四人离去。佛陀成道后,访憍陈如等于波罗奈之鹿野苑。五人见其来也,初以其退失净行,相约勿为礼;佛至,不觉肃然致敬。佛告以「我即是佛,具一切智,寂静无漏,心得自在。汝等须来,当示汝法,教授于汝。汝应听说,如说修行,即于现身得证诸漏」。五人乃执弟子礼,即所谓五比丘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02《阿泥楼尊者》

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据《佛本行集经》卷五十八、《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阿那律品》、《大智度论》卷十一等载,尊者与阿难、难陀、优婆离等于佛陀成道后回乡之时出家为弟子。出家后的阿泥楼,修道精进,堪为楷模。他曾于佛陀说法中酣睡,被佛呵责,乃立誓不眠,以致患眼疾而失明。然以修行益进,心眼渐开,终于成为佛弟子中“天眼第一”,能见天上地下十方域之六道众生。佛陀入灭之际,他侍立于涅盘床前守护。佛陀涅盘后,他曾参加第-次结集,贡献卓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03《有贤无垢尊者》

有贤无垢即无垢威德菩萨,位居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之下,然而又具普贤、文殊二菩萨的慈悲与功德。有贤无垢尊者眼界开阔,能够不受山川、河流的阻隔,能看见远在天边的一切事物,就连一只小小的蚂蚁,也看得清清楚楚。同时。他又是无比智慧的,像他无所不达的目光一样,他也可以轻易将自己的智慧传达给远方的人。借助他的智慧之光,人们可以看到过去和将来的事情,甚至还可以目睹佛祖的非凡法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04《须跋陀罗尊者》

五百罗汉第四尊,据《大唐西域记》卷六等载,须跋陀罗尊者原为古印度拘尸那城的一名外道婆罗门,但聪慧多智,根机敏利,修习已得五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年一百二十岁,始改信佛法。他闻佛将在娑罗林中涅盘,乃急奔佛所前往拜谒,于其夜出家受戒,净修梵行。据称,佛陀料其将至,预先告知大弟子阿难在夜里将他引至床前,并为他讲授八圣道等佛教奥义。入夜未久,尊者即成阿罗汉,并于佛陀之前行取灭度。

须跋陀罗,又作苏跋陀罗、须跋陀、须跋。薮婆头楼,意译为“善贤”、“好贤”、“善好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05《迦留陀夷尊者》

迦留陀夷尊者,佛陀出家前的宫廷老师,五百罗汉第五尊 迦留陀夷尊者;迦留陀夷尊者学问高深,为佛陀出家前的宫廷老师。为佛弟子中恶行多端之比丘,六群比丘之一。后与其妻子善岁皆皈依佛教,出家为僧。

请横屏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家简介

张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艺术传承》栏目组客座教授,北京红色伟业书画院副院长,北京市通州区美术家协会特聘理事,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大红袍签约画家,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运城市国画艺委会副主任,运城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进会员,新绛县政协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