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薇,一位正值青春年华的16岁学生,在去年不幸被诊断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第一次来访时,正处于轻度至中度的抑郁期,医生为她开具了一系列标准药物治疗。虽然药物治疗为她带来了一定的缓解,但随之而来的副作用却让她感到极度不适,服药数日后,她便感到自己整天昏昏欲睡,头重脚轻,缺乏活力。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张薇遇到了在催眠治疗领域享有盛誉的荣新奇教授。在网上与荣教授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基础之后,张薇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催眠治疗。在这段时间里,她每周都会接受一次催眠治疗,而她的家人也给予了她极大的支持和关爱。仅仅一个半月后,张薇的情绪状况便有了显著的好转,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也有所减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两个月的治疗周期结束后,张薇的双相情感障碍症状已基本消退,她的日常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日常的学习也能跟上进度,荣新奇教授表示,张薇的现状主要还是归功于疾病发现得早,其次是家庭支持力度大、同时跟进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现在效果好,而且有明显康复趋势,但还是要多留意双相的复发,持续跟进药物和催眠心理治疗,巩固一段时间后才能有保障。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情绪波动剧烈的常见心理疾病,其特征是患者的情绪会在极度兴奋和极度低落之间剧烈摆动。尽管传统的治疗方式,如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对某些患者有效,但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近年来,催眠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下面我们来一起探讨催眠治疗的原理和实施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催眠治疗是一种通过引导个体进入深度放松和高度集中的状态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在这种状态下,个体的思维和注意力将变得异常集中,有助于重塑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催眠治疗的机制在于利用暗示和建议来调整个体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从而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通过创造一个放松和专注的环境,催眠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其核心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情绪平衡:催眠师通过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帮助患者达到情绪的平衡,避免情绪的极端波动。

②、思维重塑:催眠师协助患者摒弃消极的思维模式,鼓励他们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

③、内在动机的激发:催眠师通过正面的暗示和建议,激发患者的内在动力,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应对情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催眠治疗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潜力,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且可能需要患者逐渐适应催眠的过程。 荣新奇教授建议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催眠治疗,以下几点需要值得考虑:

选择合格的催眠师:催眠治疗应由具有专业资格和丰富经验的催眠师进行。

建立信任的治疗关系:与催眠师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助于患者更好地进入治疗状态。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治疗频率、催眠内容和家庭配合等方面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家庭的积极参与:家庭的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应尽量减少可能引起情绪波动的环境因素。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根据治疗进展,定期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以便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荣教授表示,催眠治疗为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选择合适的催眠师、建立信任的治疗关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家庭的积极参与以及定期评估治疗效果,都是确保催眠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然而,催眠治疗应被视为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手段。对于病情较为严重或复杂的患者,建议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催眠治疗和心理咨询,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随着催眠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的积累,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值得一读,就请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和家人吧,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