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直径小于1厘米且两年以上没有变化的肺结节,临床上普遍认为,恶性的肺结节在两年内往往会出现一些变化,如直径增长、密度增高或形态上的改变。因此,对于这类结节,定期随访是一种有效的监测方式。只要能够坚持定期随访,大部分恶性结节的变化都可以被及时发现,届时再考虑手术也不迟。

然而,现实情况中确实存在一些医院或医生在评估患者结节性质时过于保守的情况。他们可能会过于轻率地将患者的结节定性为原位癌,从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恐慌和压力,导致患者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这种过度治疗的现象在肺结节患者中相当普遍,大约占到了20%~40%的比例,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解决的社会性问题。

为了避免过度治疗,医生和患者在面对肺结节时应该保持理性和谨慎。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影像学、病理学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评估,避免轻易下结论。同时,患者也应该对肺结节有正确的认识,了解定期随访的重要性,不要因为恐慌而盲目接受手术治疗。

此外,提高公众对肺结节的认识和了解也是减少过度治疗的重要途径。通过科普宣传、健康教育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肺结节的形成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知识,从而能够在面对肺结节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总之,对于直径小于1厘米且两年以上没有变化的肺结节,定期随访是一种有效的监测方式。同时,医生和患者都应该保持理性和谨慎,避免因为过度治疗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