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外形与狼相似,体型比狼小而大于赤狐,再一看好似这两种动物的结合体。它是犬科动物中最诡异的一种,常结伴而行,围猎捕食,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敢叫嚣老虎,是凶残的代名词,它就是马彪,又叫红毛犬,学名叫作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管护段拍到了一只罕见的动物——豺,它一身毛色棕红,蓬松下垂着带有黑色的粗尾巴,它正步伐轻快地经过镜头前,这是豺首次在泸水段被记录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豺一般都是群居生活,而红外相机拍到的只有一只,所以也不知道它是脱离了种群还是来此地是巡视领地或者是来觅食的。不过只要有一只豺出现,那就说明该区域存在豺群的几率很大。

豺被称为四大猛兽之首,由此可见豺的凶猛。据说豺在攻击猎物时会使用跟鬣狗一样的掏肛术,不过豺很少会用掏肛这一招。它们的狩猎方式还是比较独特的,由于豺属于群居动物,无论什么时候它们都生活在一起,豺群中也没有等级之分,它们经常会一起狩猎,还会采用团体协作的方式,而且分工明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捕猎时,豺也是有谋略的,它们先会派出一两只豺吸引猎物的注意,剩下的豺会在猎物必经之地方包抄猎物,这样做狩猎的成功率会大大提升。豺属于犬科动物,它们很难通过锁喉的方式咬死大型有蹄类动物,只能不停地攻击猎物,直至猎物失血过多而死。

这些的方式相对有些残忍,描述豺时,总被人形容凶残,这也是豺能排在四大猛兽之首的原因之一。

之所以有人叫它“马彪”,就源自于它的对老虎的挑衅,传说在古代,彪是比虎还厉害的动物。在印度,确实有拍到过豺群叫嚣老虎的画面,当然不是那种硬碰硬流血场面,而是采用“语言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是采用骚扰式的战术,追着老虎“骂骂咧咧”,而且还是轮流上阵骂,搞得老虎心神不宁,没有办法集中精力捕猎,这是它们与老虎争夺地盘和食物的惯有伎俩。

豺曾经在我国广泛分布,如今却很难见到它的身影,而红外相机能在保护地记录到豺群的生活状况,不得不说是一份惊喜,豺与虎、豹同属顶级食肉动物,它们有着极强的狩猎能力,连大型有蹄类动物,都难以逃脱豺们的集群狩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狩猎前,豺会发出“吱吱”的叫声,这是豺群的“集结号”,它们给同伴引路或进行围捕猎物时,会不断“吹着口哨”以引起同伴们的注意。豺是集体主义的实践者,它们会搭伙过日子,一起狩猎,一起分享。

它们不仅热衷于追逐鹿群、羊群与驴群,更有着猎杀野猪的英勇与智慧。在那些野猪出没频繁的地带,这些矫健的猎手几乎将野猪视为餐桌上的佳肴,尽管野猪体型庞大,力大无穷,但在马彪的团结协作面前,也显得力不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豺群默契配合,如同一支训练有素的猎队,它们的敏捷与狡黠是致胜的关键。面对两百斤重的野猪,它们亦能游刃有余,将其猎杀于“股掌”之间。

对付野猪,它们巧妙地运用车轮战术,专攻野猪的脸部,动作迅速而精准,让野猪防不胜防而后趁机挠瞎野猪的眼睛,再一举拿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豺位列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之中,其体态与家犬颇为相似,流露出一种天生的野性与活力。它的体长介于85至130厘米之间,体重则在15至32公斤的范围内。北方的豺,魁梧彪悍,如同北方的勇士,而生活在南方的豺,它们身形苗条,至于毛色,马彪主要以红棕色为主调,但又会随着季节的更迭和地域的变迁而呈现出细微的色差。

总之:

豺有极强的视力和极其敏锐的听觉,而且还有非凡的嗅觉,它们鼻子里的感受器是人类的50倍,另外豺的鼻腔会产生大量分泌物,因此一直保持清凉湿。豺凭借这些超凡的能力,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和猎物,从而在危机四伏的自然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