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公募行业高管的频繁流动已成常态,但一天内五位高管同时离任仍属罕见。

5月11日,江信基金发布了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公告中显示,4位副总经理郑昱、王安良、李震、汪鹏,以及首席信息官付明均在5月10日离任,郑昱的离任原因是“退休”,其余4人为因“个人原因”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高管齐离任,前景堪忧

五高管齐离任,前景堪忧

五名高管的突然集体离任,多少让投资者及市场有些顾虑,这势必对江信基金能否平稳发展再增不确定性。

公告显示,原首席信息官离任,在聘任新首席信息官之前由总经理代任,也就是总经理原亮将代任该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履历显示,原亮曾在中国工商银行大经路办事处、长财证券、恒泰证券等多家机构任职,担任过各营业部总经理、北京区域经纪业务总经理、机构业务部总经理、机构交易部副总经理及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等职务。

自2020年2月起,原亮加入江信基金,先后担任机构业务总部总监、常务副总经理(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并自2023年10月起任总经理、财务负责人、上海分公司负责人及董事。

其实江信基金此前也有类似“大换血”现象,且近年高管变动频繁。根据2019年12月的公告,江信基金董事会发生变动,4位董事和3位独董卸任,7位新董事加入。2022年11月,原总经理初英因个人原因离职,焦毛接任不到一年,于去年10月离任。此外,去年5月,督察长严命有因职务调整离任。

业内人士指出,基金公司高管集体离职主要有四大原因:一是公司业绩持续低迷,高管面临股东、监管和市场多方压力,选择离职;二是薪酬和激励制度不合理或未达预期,导致离职;三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可能存在大股东过度干预或内部权力斗争,影响高管正常工作和职业目标;四是高管因个人职业规划、家庭或其他个人原因选择离职。

最新五位高管离职后,江信基金高管层目前仅剩总经理原亮、一位副总经理、一位督察长和一位董事会秘书。

规模停滞,七年无新基

规模停滞,七年无新基

江信基金成立于2013年1月,目前无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上,国盛证券持股30%,为第一大股东,金麒麟投资、安徽恒生阳光控股、鹰潭聚福投资管理和鹰潭红石投资管理各持股17.5%,且后四者的股份均被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因财务管理和监管报告等存在问题,江信基金于去年4月21日被北京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员采取相应行政监管措施。

与江信基金同期成立的多家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已达百亿乃至千亿元级,许多券商系公募公司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成立超过11年的江信基金却面临停滞甚至倒退的困境。

数据显示,江信基金当前总规模仅为28.53亿元,在公募基金中排名第142位,处于行业尾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江信基金旗下共有9只基金,主要以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为主,包括1只货币基金、2只灵活配置型基金,其余6只均为债券基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这些产品成立于2014年至2017年之间,这意味着江信基金自2017年8月推出江信增利货币后,已近七年未有新基金发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停滞的规模给股东带来了连年亏损。2017年是江信基金规模的高峰,此后连续亏损。Wind数据显示,2023年江信基金营业收入为1668.50万元,净亏损达4569.50万元,盈利水平在公开数据的公募基金公司中位居末尾。这也是江信基金自2020年以来连续第四年亏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信基金将如何应对这一变局,又将如何走出困境?

数据来源:wind、基金公告 时间截至2024年5月11日。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